第二十二章 節前(一)(1 / 1)

宣帝的意思,原是要借著中秋,讓雲蘊攜妻歸府,人月兩團圓的日子,雲太師總是要寬容一些的,望著這樣緩和父子僵化的關係。帝王心術難測,但明麵上來看,確是帝上對臣下的憫懷。帝心在上,難免就忽略了後宅婦人的宛轉心思。

二夫人輕飄飄一句“秋宴就交給劉氏可好?”便輕易將劉氏推了出來。雲府無嫡夫人久也,後宅除了綺遙的事,雲太師是一向不過問的,二夫人實際便是當著主母的家。若是劉氏出了紕漏,那自是應了二夫人那句“這樣的女人”,若是僥幸事情做的好,當然就是二夫人有識人之明,

四夫人本是婢女出身,在府上本就沒甚地位,多數時候都像是一個半透明的人,從不出言納諫。也是這些年,雲蘊頗得聖寵,四夫人在府裏的地位,才稍稍高了些。想是四夫人吃多了出身的苦,對於雲蘊悔了聞家的親,娶了劉氏這件事,她表現出來的反對,更是在雲太師之上。

劉氏不過是小吏家的女兒,哪裏主持過這麼大的家宴。雲蘊心裏百般擔憂,偏偏又求不得母親。他思來想去,唯有第二日厚著臉皮去找妹子商量。

綺絡這種滿腹詩書的小姐,又未出閣的,哪裏又知道這些宴席操辦的瑣事。她自小與二哥最好,好不容易見父親同意了二嫂嫂進門,正是高興的時候,一時哪會去考慮雲府錯綜複雜的關係。

她去問五夫人,那巾幗女纓的娘盯著她看了半晌,氣度悠閑的回了句“你看為娘像是會這些的人麼?”

綺絡看著翻著兵書的娘親,不免頭疼起來。

雲蘊同綺絡沒有商量出些實質性的內容,想到妻子的愁眉不展,這溫厚的人,也不禁對二夫人生出些惱怒來。

******

綺遙在得知綺絡的來意時,眉頭幾近微不可查的動了一下。第一個念頭是自己什麼時候成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熱心人?第二個念頭這是這件事聽著就不好辦。

且不說家宴的操辦是否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就算自己能辦,也沒有立場。綺遙說是嫡女,終是待字閨中的小姐,又是晚輩,沒有吩咐,哪能在家事上插手。再說明眼人都知,這是二房和四房在較力,哪裏有明知道是坑還往下跳的人。

四夫人果然是婢女出身,氣量狹小。這種時候,居然袖手旁觀,放任二夫人為難劉氏。

她仔細想了一會兒,此事也不可駁了綺絡的顏麵,再加上二嫂行事也頗對自己胃口,還是好好想想方可。

綺絡見綺遙答應幫忙,不知為何,自覺忘了綺遙的年歲——她不過也隻是年方十四的,閨中弱女。

阿碧見綺絡走之後,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看的綺遙暗自發笑,偏又不去理她。阿碧不知綺遙心思,眉頭不覺皺了好幾次。

疏影本是在屋裏整理架上綺遙翻過的書,見阿碧這樣,便默然無聲地出去了。

綺遙若無其事地拿起疏影尚未方好的書,悠閑地翻動起來。阿碧神色變化,一直向著綺遙的心還是讓她忍不住出言提醒:“小姐,這件事,您插手好麼?”這話說是疑問句,其實阿碧早在心裏定了性,綺遙實是不該插手這件事的。

綺遙低著頭,像是在專心記閱書裏的內容,一麵淡然道:“誰說我要親自插手了?”

阿碧心思宛轉,一下就抓住了話中的重點:“你是說,讓二奶奶……”

綺遙從書中抬起頭來,盯著阿碧似笑非笑:“原來我們的傻阿碧是不傻的。”阿碧神色訕訕,覺得自家小姐真真無趣。

******

雲蘊這兩日因著二夫人要自己掌宴的事很是擔憂,劉氏是知道的。也知道他悄悄放下男子臉麵,為著這件事去找了妹妹。光是這些,已讓劉氏可以忽視掉二夫人很明顯的不良用心。

可是當綺絡拉著劉氏到了綺遙院子裏時,她心裏還是有不解的。她和雲蘊回府已是有了些天,自然知道綺遙在雲府特殊的地位。但她不知道,這尚未及笄的少女,又能提出什麼中肯的意見。

綺遙看著劉氏眉間,比起上次見麵,明顯多出些憔悴來。想是這段時日過的實在是不怎舒心,竟有些失去了剛進府時那種溫和中的淡然處之。想來也是高門的兒媳不好當,劉氏待字閨中的時候又哪裏接觸到這些。

綺遙見劉氏有些神思晃動,給出一抹安慰的笑意:“二嫂嫂,可是有什麼煩心的地方?”

劉氏少有的有些扭捏,對著這個小了好幾歲的小姑子,實在是不知如何開口獲求助力。

綺絡又急又氣,二嫂嫂怎麼偏偏此時就沒有眼色起來。想到二哥哥的焦慮,綺絡隻得無奈代為開口:“還有何事,都是中秋宴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