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
位居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處於長三角中心地帶,與上海、南京等距相望,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以經濟發達、民生富庶而著稱的傳統意義上的蘇南三市。www.m4xs.com常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擁有5000多年的人類文明史、2700多年的古城建設史和25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
南北朝時期常州出了齊、梁兩代15個皇帝,古代龍是皇帝的象征,傳說常州古有龍氣,因而出了這麼多皇帝,所以又說常州為龍城,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1988年的10月9日,正是主人公殷允瑄3周歲的生日,或許是出生時未曾足月的關係,長得有些瘦弱。這天殷父和殷母帶著瘦弱的兒子來天寧寺上香禱福,拜過大雄寶殿的三世如來佛像,忽有沙彌來請,說是方丈鬆純大師相邀一見。殷父殷母聞言一陣欣喜,卻又感到十分困惑,到天寧寺上香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從沒遇見過這種情況。雖說殷家是改革以來的第一批萬元戶,每年給天寧寺的香火錢雖然不少,可也實在不多,沒理由會有方丈相邀這種待遇啊。
正思索間,沙彌催促了:“方丈等著呢,有什麼疑問見過方丈就知道了。”殷父一想也是,自己家小業小,況且佛門清淨之地,想來也沒人會惦記,就攜著老婆兒子去見方丈。
走著來到一座木屋,四周幽靜的很。木屋內,隻有一桌一床幾個蒲團,最引人眼球的就是一尊佛祖金像,殷父有種錯覺,這尊像好像比外麵的都要靈動。這時,蒲團上端坐著的老和尚張開了眼睛,宣了聲“阿彌陀佛”,殷父和殷母趕緊見禮,口稱“見過鬆純大師”。而與殷父殷母的反應截然不同的是小允瑄,隻見他蹣跚著走向和尚,揪了揪鬆純的胡子,然後嗬嗬笑了起來。殷父看到這種情況,剛要訓斥,卻見方丈擺了擺手,示意不用。
鬆純抱起允瑄,示意殷父殷母坐下,然後讓小沙彌上茶,說道:“這孩子出生時未成足月,所以先天體虛。你們去茅山,他的緣分在茅山那裏。”
殷父謝過方丈,卻有疑惑的問到:“我看見來上香的也不隻我們一家,為何方丈特別關照我們呢?”
鬆純微微一笑:“佛曰:不可說。”又把允瑄交給殷母抱著,吩咐小沙彌:“去包點素食讓殷施主帶回。”然後就閉上眼開始誦經。
現在殷父殷母是滿肚子疑惑,卻又沒有人解答,隻得抱著允瑄,帶著素食回家了。
晚上,夫妻倆一商議,覺得鬆純大師是常州有名的高僧大德,沒有必要誆騙他們,就決定第二天帶上允瑄去茅山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殷父殷母就帶上熟睡的允瑄趕往茅山。
茅山在句容和金壇的交界處,自唐宋以來,素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譽。因山勢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道家稱“句曲之金陵,是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西漢時陝西鹹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澤世人,後人為紀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為三茅山,簡稱“茅山”。
不過在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經曆了那十年浩劫之後,茅山卻顯得有些衰敗,雖然在八十年代初期經過了修複,但仍然難現鼎盛時期的香火。
一行三人還沒走到九霄萬福宮,便有一個小道童來接引,說是祖師有請。殷父殷母這兩天疑惑太多,也就無心追問為何。沿著山間小道慢行,遊客漸漸稀少,等轉入一片竹林,更是隻有破敗道觀一間,周圍繞著一泓溪水。小道童帶著三人走進道觀,便先行退出了。
觀內,正中間兒供著上清真人老子像,前有一蒲團,坐著一老道,須發皆白,確臉色紅潤,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氣勢。殷父殷母趕忙上前見禮,口稱上仙。老道也不客氣,隻是斜坐在蒲團上,坦然受之。與見鬆純大師不同,這次小允瑄反而有些害怕的樣子,縮在母親身後。殷父殷母不禁大感困惑。
老道示意殷父殷母坐在蒲團上,隻是講了一句:“此子與老道有緣,不知可否讓他拜老道為師?”
殷父殷母聽到這話不禁皺了皺眉,夫妻倆雖然平時禮敬佛門道教,不過是求個心安而已。況且殷父是**員,殷母是小學教師,也都受過“破四舊”的教育,貿貿然讓兒子拜一個不清楚來曆的老道士為師,心裏委實有點難以接受。
不過允
鬥氣狂妃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