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兩尺多長的幽冥蛇,此刻正穿梭在茂盛的草木之間,它那漆黑的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幽幽的光澤。
幽冥蛇這種生物,生性狡詐、殘忍、凶狠,它們在捕食和自保時,總是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一擊得手後便迅速逃竄,絕不給對手任何反擊的機會,就連對待同類,它們也毫不留情,隻顧自己的生存。
當這條幽冥蛇咬到林建國後,它感受到了一擊得手後,隨即毫不猶豫地逃離了現場,它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同類,那條一尺多長的幽冥蛇,其實是它所孵化的後代。
按照幽冥蛇的習性,它們通常要等到自己長到三尺之後才會孵化蛋,但最近1000年來,幽冥蛇的孵化周期變得越來越短,孵化速度加快,然而孵化出的數量卻越來越少,野外也愈發難以見到它們的身影,這也是阿雪經過數年的努力,才好不容易捕捉到一條幽冥蛇的原因。
這條幽冥蛇在10年前孵化了一批蛋,而那條被阿雪追趕的幽冥蛇,正是它所孵化的後代之一,當它咬到阿雪後,敏銳地察覺到阿雪就是它的克星。
它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用毒液毒死阿雪,若是再次遇到她,無疑是自尋死路,這是動物的天性,它們能夠本能地覺察出天敵的存在,並在第一時間做出逃離的決定,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在逃竄的過程中,小幽冥蛇敏銳地察覺到了另一條幽冥蛇留下的痕跡,它順著那條蛇路迅速尋找,幽冥蛇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吞噬的習性,但這種習性隻在它們的體型超過一尺半之後才會顯現。
一旦幽冥蛇的體型超過一尺半,它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被更大的幽冥蛇吞噬掉,而那些尚未長到一尺半的幼蛇,則會被同類視而不見。
這是一種深植於它們基因中的本能,盡管沒有人知道其確切原因,但這種習性卻在幽冥蛇族群中代代相傳。
小幽冥蛇的基因告訴它,在自己尚未長到一尺半之前,不必害怕同類的攻擊,於是它開始大膽地尋找起同類來,經過一番努力,它找到了自己的母親。
這是它第一次見到比它大的幽冥蛇,然而那條大蛇對它絲毫沒有興趣,已經完全忘記了這是自己曾經孵化的孩子,但深植於基因中的本能,讓它不會對不到一尺半的同類下手。
大蛇對小蛇的出現並不歡迎,它不想搭理這個不請自來的小家夥,但小蛇卻一直緊緊地跟隨著它,當大蛇回到自己的巢穴時,小蛇也毫不猶豫地跟了進去。
幽冥蛇這種生物生性喜歡獨處,而且狡猾無比,這個巢穴有著三個入口,相互之間緊密相連,被小蛇占據巢穴後,大蛇隻能無奈地將洞穴讓給小蛇,自己則在巢穴附近遊蕩,尋找著下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
當阿雪找到洞穴的時候,那條大的幽冥蛇就在附近遊動,它看到了讓它害怕的天敵,但它並沒有發出任何聲響提醒小的幽冥蛇,隻是默默地注視著阿雪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