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表情嚴肅的提到了一個去年發生的例子:“去年有個年輕的漢人知青,被分配到附近的苗漢雜居的地區,他是個英俊的小夥子,很快就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在一次節日集會中,他邂逅了一個美麗的苗族姑娘,苗族女子特有的靈秀,讓漢人知青一見傾心。”
“兩人在集會上相識後,苗族姑娘敢愛敢恨她對這個知青很有好感,就把貼身的東西送給了知青,傻乎乎的知青哪裏知道什麼規矩,隻覺的自己交了桃花運。”
“兩人便開始了頻繁的交往,感情迅速升溫,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後,他們便成了寨子裏人人都知道的情侶,還準備談婚論嫁。”
“然而好景不長,幾個月後,男知青在一次去縣城辦事時,邂逅了另一個女知青,女知青知書達理各方麵和他很合拍與苗女的善良坦直完全不同,兩人一見如故,聊得十分投機,男知青開始頻繁地找借口去縣城,漸漸地,他與苗女的感情變淡了。”
“苗女察覺到了他的變化,心中滿是不安和擔憂,她曾多次詢問但他總是支支吾吾,避而不談,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向苗女提出了分手,他告訴苗女自己遇到了喜歡的人,不能再和她在一起了,苗女如遭晴天霹靂,淚水瞬間模糊了雙眼,她無法接受他的背叛,心中滿是憤怒和絕望。”
“在憤怒和傷心之下,苗女決定給他一個教訓,她利用自己擅長的蠱術,悄悄地給他下了蠱,沒過多久,知青便開始渾身潰爛,皮膚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膿包,疼痛難忍,整日裏隻能躺在床上呻吟,他的身體迅速消瘦,臉色蠟黃,整個人變得奄奄一息,生不如死。”
“知青的領導和政府官員見狀,都驚慌失措,但寨子裏的人都默然相對,沒人勸苗女解蠱,在多方勸阻下,她最終同意解蠱,她從自己的房間中拿出一個小布包,裏麵裝著各種草藥和符紙,苗女將符紙貼在知青的身上,又將草藥熬成湯藥,讓他喝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他的病情終於得到了控製,但小命丟了大半條”
“這件事在苗寨引起了極大的震動,苗人們都對漢人男子產生了不好的印象,覺得他們不守承諾,薄情寡義,輕易背叛感情。”
大叔的神情變得更加嚴肅起來,他壓低了聲音:“這還隻是一個普通的苗女,要是你碰到銀花寨、苗王寨的人,那基本上就死定了。”
林建國聽到這裏有些尷尬,連忙點頭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大叔見林建國如此態度端正,便又安慰道:“不過你也不要過於擔心,苗王寨和銀花寨他們都屬於生苗,不會輕易到此地的,我跟你說這些隻是讓你注意點,免得你一時疏忽,惹上了不必要的麻煩。”
他的語氣中帶著寬慰和關懷,希望林建國能夠在這裏安心生活,不必整日提心吊膽。
大叔繼續說:“至於鈴聲一響迎先祖這句話,是說那些控屍之人,運送的都是自己族人或者長輩,親友,隻要聽到鈴聲遠遠躲避,你也不會有事的,控屍之人雖然神秘莫測,但隻要聽到後不靠近,就不會受到任何麻煩,立刻遠離那個方向,就不會有任何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