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國馬上明白了年輕漢子的意思,看著破舊的小樓,心中雖然有些失落,但既來之則安之,畢竟自己也有了一個窩。
年輕漢子領著蘇婉繼續向前走,把蘇婉領到另一處小樓前喊了一聲,小樓裏出來一個年歲稍長的婦人,她穿著傳統的苗族服飾,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溫暖和慈祥,年輕漢子和她說了幾句話,婦人馬上熱情地邀請蘇婉進了小樓。
夜幕降臨,苗寨裏點起了溫暖的燈火,車夫大叔敲響了林建國的房門,林建國應聲而出,蘇婉聽到後也從自己的小樓裏走了出來,兩人跟著車夫大叔,穿過苗寨的石板小路,向阿公的小木樓走去。
阿公的小木樓裏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桌上擺放著熱氣騰騰的米飯、新鮮的蔬菜,還有令人驚喜的臘肉。
臘肉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屋子裏,讓人垂涎欲滴,阿公還特意給林建國倒了一碗米酒,米酒的香氣醇厚,帶著一絲甘甜,讓林建國欲罷不能。
阿公和車夫大叔坐在桌旁,開始攀談起來,林建國在來的路上就知道,車夫大叔是漢人也是政府的工作人員,負責給接送知識青年,他對附近的山寨都了如指掌,與苗族人相處甚歡。
車夫大叔雖然是漢人,但苗語說得異常流利,陪林建國他們喝了幾碗米酒後,阿公便起身離開了,留下車夫大叔繼續給他們介紹苗寨的規矩。
車夫大叔詳細地說道:“苗寨分為生苗和熟苗,這裏就是熟苗的苗寨,能和漢人打交道的苗寨,接受了一些現如今社會的規則,而生苗則是在深山裏的苗寨,他們恪守著苗寨的傳統規矩,拒絕和一切外來人打交道。”
車夫大叔繼續介紹著苗寨的各種規矩,其中一項就是不要隨意摸苗寨孩子的頭頂,林建國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之前車夫大叔阻止他摸孩子腦袋的原因。
原來在苗族文化中,頭頂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隨意觸摸是極大的不敬,車夫大叔的及時製止,避免了林建國無意中觸犯了苗族的禁忌。
車夫大叔邊喝著米酒邊紅著臉,向林建國和蘇婉介紹著在苗寨以後要遵守的規矩,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醉意,卻也充滿了真誠的好意。
他告訴他們,本來按照苗寨的規矩,漢人是不會被安排到這裏來的,但這次由於來的知識青年人數較多,當地的官員便把他們安排到了這處苗寨。
車夫大叔接著說,這裏的阿公本來也不太喜歡漢人,因為曆史上漢人和苗族之間有過一些不愉快的往事,讓苗族人對漢人產生了戒備心理,但阿公為人正直,年輕的時候曾受過漢人的幫助,這段經曆讓他對漢人抱有好感。
因此當官員提出要將林建國和蘇婉安排到這裏時,阿公雖然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阿公是一個講道理、重情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