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蒙蒙亮,竇子涵就起床了,梳洗完畢之後,先簡單地用了早膳,然後去給李老祖宗和英國公夫人請安,並告知要去探望外祖母。
現在府中主持中饋的是英國公夫人,她自然知道竇子涵為何要急急地從慕雲城趕回來,對崔家的老祖宗的病情,她自然也有所耳聞,明麵上,也以英國公府的名義派人過去探望過。
探望的人派的是她身邊最得用的媽媽,回來後回報,說那崔家的老太婆確實是不行了,不行了好呀,沒有了崔家的這個老太婆,這個繼子媳婦就沒了最大的依仗,崔家其他的人可不會喜歡一個跟他們並不親近,還奪走他們一半家財做嫁妝的外姓女,就算這繼子媳婦的嫁妝都是崔老祖宗自己當年的嫁妝也不行,在崔家的人看來,如果不是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外孫女,等崔老祖宗一死,這些嫁妝還不都是崔家的,據說,崔家老祖宗娘家那一脈,已經沒什麼人了。
原本,她還想著,繼子娶個身份不高的女子進門,好方便她這個婆婆拿捏,現在她卻覺得這個繼子媳婦也不是省油的燈,滑不溜秋的,還真不好拿捏,偏偏他們夫妻兩這幾年又不在京城,就想找個法子離間他們夫妻感情,也不容易。
雖然心中的想法千頭萬緒,但英國公夫人還是殷殷叮囑,並告訴竇子涵,如果需要英國公府幫忙的,就讓人回來送個信。
“對了,百草堂那裏據說來了一個神醫,還親自為宮中的德妃娘娘看診過呢。”最後,英國公夫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地提示道。
“多謝母親指點。”竇子涵應了,現在卻無多餘的時間去想其他事情。
將一切東西準備妥當後,竇子涵帶著含笑,還有一耳光管事媽媽,還有幾個護衛坐著馬車,拉著兩車禮物出了英國公府的側門,向崔家而去。
雖然她對崔家大多數人都極其不感冒,可麵子上的事情她還是要做足了,這些禮物都是給崔家其他人準備的。
也不過才離開兩年多,竇子涵到了崔家的門前,早有守門的進去回報主子,竇子涵下了馬車,看著崔家的大門,想到三年前她第一次站到這座府邸前的感覺,崔家,其實在某種意義上真的是她成就人生的一個踏板,那時,竇家的那種環境的確不適合她生存,為了求生,她隻能選擇寄人籬下,至於以後的事情,隻是崔家卻容不下她,百般算計,如今造成了這樣一個局麵。
不過現在看來,並沒有多少人歡迎她重新登門,隻有崔老祖宗身邊的嶽嬤嬤帶著結果丫丫換婆子迎了出來。
“表姑娘,您可終於回來了。”嶽嬤嬤見了竇子涵,眼圈就紅了。
也不過兩年多沒有見到嶽嬤嬤,可在短短兩年之內,嶽嬤嬤的頭發已經全變白了,原本還算圓潤的臉現在也瘦削多了,看的出來,最近這一段日子,沒少操心。
“嬤嬤,子涵這不就回來了嗎,您就放心吧。”竇子涵上前幾步,不等嶽嬤嬤上前見禮,她就主動扶住了嶽嬤嬤的身子,攙扶著嶽嬤嬤向們裏走去。
進了崔家的側門之後,崔家各房的一些管事婆子這才都迎到了門口,紛紛上前給竇子涵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