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西山經》:“又西百八十裏,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
文鰩,目屬飛魚,顧名思義,即是會飛的魚。
此怪魚紅喙含毒,有雙翼如鵬鳥,翅尾尖銳,行動迅捷,一般喜歡在夜間行動。文鰩產於東海,四下水脈並連,能夠北上蓬萊並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它居然會選擇將重蓮山下的淨蓮湖作為棲身之所。
眾人被咒風卷至對岸,散仙們皆盡被少年一招所傷,一時間俱鬼哭狼嚎地滾倒在地,地上的青草很快就被鮮血染紅了。
傍湖而居的居民們聽得屋外慘號連連,紛紛跑了出來。
與此同時,寨中一隊人馬手持魚叉、長矛自山門奔向這頭。為首的男子大概四十來歲,生得一張馬臉,兩眉之間距離甚近,瞪目呈一副凶相,幸得身材高大威猛,綜合頭身比例看來,尚算得上是五官端正,高大英偉,外表忠直。
引路前來的正是方才在漁灣收船的那位老漢。
“方寨主,你看!”老漢朝天一指,眾人皆不約而同地向遠處望去。
隻見天幕之下,一條青紋大魚振翅疾行,與一道杏黃色的纖影糾纏在一起,那女子手中光華隱現,將一柄長劍舞得有如靈蛇一般,正是澄光殿玉瑤仙座座下花葉玖花仙子。
有澄光殿仙子親蒞助戰,應當無虞,一幹人等懸起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方寨主與花葉玖打了個照麵,微一點頭,目光很快被躺地慘呼的散仙們拉走。
“……方寨主,我等入湖修行數百年,與貴寨河水不犯井水,孰料今次竟被貴寨一老者所傷,素聞寨主剛正不阿,可得為我等做主……”其中一人滾爬起,滿身是血地跪在麵前。
見此慘象,方寨主不禁虎目一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此人麵帶恨色,即將之前在淨蓮湖底冰洞之內發生的來龍去脈,略略說了一遍,自然刪去了對自己不利的情節。
方寨主觀其顏色,不似害有內傷,但是雙肩塌下,血染層衣,看上去頗為狼狽。與他同等情狀的居然有六七人之多。
顯然,這些散仙均是被人打斷琵琶骨,斷去了中繼之氣,修仙之人若遭此劫,想要再續行仙途就必須從頭練起,等同於修為盡毀!觀此手法,分明是仙門同道所為。
青竹寨中雖也有仙門人士,卻從未曾聽說有這麼一號人物,竟能在瞬息之間折人修為。
方寨主沉默片刻,將視線投向了不遠處的那座柳氏小驛。
近來往來修者頗多,小驛裏新添了不少陌生麵孔,要說此事因由他們而起,倒也合情合理。可是淨蓮湖底的散仙們一直與世無爭,閑居雅修,為何會遭人如此辱虐?
進一步想,卻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懇請方寨主為我等做主!”
餘人見方寨主久不答話,竟皆跌跌撞撞地爬起來,一起跪倒在他腳下。
“方寨主……”
銜環塢居民念及自己差點為這些散仙所害,心有不甘,正欲申辯,卻聽一個稚嫩的童聲自人群中響起。
“高個子叔叔,不關老爺爺的事,方才在湖底的時候,這些叔叔都隻顧著自己,想丟下我們不管,幸好神仙姐姐來了……我想那位老爺爺一定是生氣了,才打傷這些叔叔的,老爺爺沒有錯!”在場眾人齊齊將目光聚集,才自發現人群中還站著一位衣著襤褸的小娃娃。
“老爺爺?”都說童言無忌,孩子的話總有七分是真,但方寨主環視一周,卻並未見到這孩子口中所說的老爺爺。方才老者化身為少年的那一幕並沒有人看見,是以在那孩子的眼中,就是老爺爺打傷了這些胖叔叔。
“方寨主,這位小朋友所言不差,修仙之人不以百姓蒼生為念,反欲將我們作餌引開那怪魚,其心叵測!那位前輩隻不過是略施懲戒,並未做錯!”銜環塢的居民們想起方才那一幕還心有餘悸,回憶起那老者臨走時說的話,竟是一語便點破了這等散仙的用心,他們本不想得罪仙門中人,並未及時提及事情原委,此際卻見散仙們惡人先告狀,不由得一個個義憤填膺。
“這位小兄弟,你剛才說的老爺爺在哪?可否指給叔叔看?”方寨主盡量和藹地彎下腰去,卻不料一雙素手自麵前攬過,將孩子迅速搶回,一把按進了懷裏。
他愕然抬頭,卻迎上了一雙無辜的大眼睛。
“小孩子不會說話,還請寨主不要怪罪!”
那少婦一捋散開的青絲,側頭將臉垂下,但這驚鴻一瞥,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娘……”那孩童不服氣地瞪了那些散仙一眼,“我說的都是事實!是他們不對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