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風雲際會(2 / 3)

打開門,法如的白淨清爽的站在眾人麵前。和煦的笑容像外邊春天的暖陽。“於大人有禮。宏業住持有禮。二位裏邊請。”法如稽首道。

“好說好說,小活佛請。”“阿彌陀佛,法如師傅請。”三人走進屋內,劉縣丞乖巧的關上門,喝退院子的眾人,然後和八名監察衛候在門外。

“敢問小師傅師承何處?”分賓主做好,宏業向法如稽首問道。

對於興善寺這個和尚頭兒,法如還是比較了解的。雖然不是窮凶極惡之人,但也沒做過多少好事。沒有多少法力,眉心更是看不到神念波動,對佛也不虔誠。能成為興善寺的住持,多半是因為他的表親是當朝二品大員,西北總督。

“阿彌陀佛,不知宏業大師看過多少佛經,是否記得佛曾說的一句話。”法如笑著說,清純的如同一隻小白羊。

“善哉善哉,佛言千萬偈,不知小師傅指的是哪一句。”

“佛曰:……”法如湊近宏業,故作神秘的壓低聲音。見成功吸引了宏業和於大人的注意,看著二人凝神傾聽的認真神態,法如嘴角一挑,“佛曰:不可說。”

沒理會一臉尷尬,心中暴跳如雷的和尚頭兒和於巡案,法如若有所思的抬頭看了看屋頂。上空可是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精神波動呢。好像還在探查自己。難道是師傅口中的修真者麼。

————————

天山山脈是萬裏大山北部延伸出去的一段山脈。

呈東西走向,隔斷了南部富饒的平原和北部一望無際的草原。天然的屏障使得天然南北的人們,不管是牧民,還是農民,從未經曆過殘酷的戰爭。天山上常年積雪不化,天山下一麵草木豐茂、牛羊成群,一麵瓜果繁盛,良田千頃。天山的最東端,坐落著一處雄關——玉門。

與西邊的土番城,南邊的烏江城並稱大天朝三大雄關。城內陳兵十萬,與西南邊的潼城和東南邊的襄城互為犄角,共同守護的天國的北大門。一代代軍民於此抵禦著蒙國的攻伐。玉門,成就了無數名將,也葬送了無數“深閨夢裏人”。

此刻,玉門已北千裏之遙的大草原上,一匹駿馬縱橫奔馳。馬上的騎士,偏袒著半個膀子,在北方春寒的季節,頭頂上居然冒出陣陣熱氣。胯下的駿馬也是滿身汗水,嘴角噴出白沫,但一向愛惜馬匹的蒙國漢子,不但沒有減緩速度,反而揮起鞭子狠狠地抽打在馬的後邊,壓榨著馬匹最後一點力量。駿馬飛奔,揚起一片草屑。

“大汗!八百裏加急!”一個蒙國將領手持羊皮信箋衝到可力大汗的營帳前,守衛攔住來人,接過信箋走進大帳。可力從地上站起來,放下剛燒好的奶茶,接過信箋急忙打開。信上用蒙語寫著:佛在土番。可力心中一驚,“呼爾科,你進來。”

蒙國將領聞言走進大帳,“大汗!”

“信上說的是真是假。”

“大汗,這是瓦剌族呼倫探聽到的消息。據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和尚,在永清鎮用神通治好了一個被惡鬼纏身的老人。國疆巡案和興善寺的住持正趕往永清鎮。”

“十幾歲的小和尚。”可力大汗沉吟著,在營帳內不安的走動,“不管真假,叫兒郎們擦亮馬刀,強弓。另外讓韃靼族多打造些弓箭,女真族多做些止血的藥膏。要足夠五十萬兒郎用一年。如果不夠再用皮毛向天國換些,但禁止馬匹貿易。派使者去南越,就跟他們說天國出了一個解毒的高手。雖然不過十幾歲,但是據說能配製出解除所有南越國兵刃上塗抹的劇毒。哼哼,我倒要看看,這個小和尚能否躲得過南越刺客的刺殺。”大汗眼睛看著大帳的一角,聲音低沉的說:“拿我的令箭通知全族。備戰!”

————————

天山昆侖峰,常年不化的積雪把峰頂染的銀裝素裹,在陽光的照耀下愈發顯得如同仙境一般。天山之高,至少在大天國無山能出其左右。

遠遠望去,從山腰開始,天山便聳進層層雲端。而昆侖峰,據說是天山山脈最高的山峰。關於昆侖,在天國有無數的傳說,其神秘之處,絲毫不亞於萬裏大山。無論說天山是接通人界與西天佛界的橋梁,還是說天山之上有仙家的瑤池。未知的事物總是給世人留下很多幻想的空間。

據說沒有人能穿過皚皚積雪攀上昆侖峰,自然也不會有人看到,一道青光劃過昆侖上空,一個道士裝扮,仙風道骨的修士踩著仙劍如閃電般衝向昆侖峰。飛到昆侖近前卻速度不減,一頭咋了進去。隻見昆侖峰頂的空間如水暈一樣蕩起陣陣漣漪,修士就在漣漪中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