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癌症並非不治之症(一)(1 / 1)

●克癌有望,治癌有法

●促癌因素——精神上的緊張和壓迫

●某些癌症有自愈現象

●提倡科學手段治癌

癌症被視為人類的“一大殺手”,威脅著人們的生命。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近年來,全世界每年約1000萬人患有各種癌症,約500萬人被奪去生命,其中約1/5為我國患者。

癌症在現代文明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同心髒血管疾病、糖尿病一樣,成為現代人致殘、死亡的首要疾病。同逐漸增高的發病率一樣,近些年許多年輕人也患了癌症,呈現著某些癌症趨向年輕化的新特點,著實令人擔憂。

癌症朋友,你患了這一嚴重慢性病,不僅身體飽受病痛,精神上也承受著巨大壓力;然而,是否“得了癌,就如同宣判了死刑”呢?作為醫學科學工作者,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長期以來,在一些人的印象和平時的言談話語中,一個人一旦確診為癌症,則將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在這種傳統的“恐癌”氛圍中,一旦得了癌症,多數人對癌症的治療缺乏信心,認為手術治療是“白挨刀”、化學藥物方法是“白花錢”、放射療法是“白遭罪”,諸如這些寧願消極等待也不肯積極地接受現代先進的治療手段的做法,都是對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及預後缺乏了解的表現。這種恐懼、悲觀,乃至消極的情緒,不僅加速病情發展,而且也使不少患者錯過了手術、放療或化療的良機,使一些本來可能治愈的癌症變得難以治愈。

1.克癌有望,治癌有法

癌症病友們,你了解嗎?現代醫學成果表明,當今不僅克癌有望,而且治癌有法。

早在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症顧問委員會就指出,今天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已足以預測(圖1):“如能采取正常的措施,利用足夠的資源和持續的目標,在現有各種癌症中,1/3是可以預防的,1/3是能夠治愈的,剩下的不能治愈的1/3癌症中,大多數病人也可以延長其生命或減輕痛苦。”

之所以說1/3可以預防,那是因為從癌症的病因上,已有80%以上被掌握,而且知道約80%的癌症是人為造成的。如果我們將日常生活的許多細節中對癌症產生影響的因素都加以改正或克服,就從根本上戰勝了癌症。

之所以說1/3癌症病人是能夠治愈的,這是因為,科學發展到今天,治愈癌症中的難題正在逐步被認識、被攻克。

盡管人類將依靠自己的才智、行動和毅力,選擇最健康的方式,避免發生癌症的種種風險,但沒有一個人能夠保證自己不生癌。換言之,也不可能出現一個無癌的社會。因此,發現了癌症也不必驚慌失措。因為,隻要本著“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手術”的原則,完全可獲得較好的療效。早期宮頸癌、皮膚癌、唇癌、喉癌、乳腺癌等手術治愈率可達90%以上。而且癌腫也與其他疾病一樣,都有一個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從形成癌腫到擴散轉移,要有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一旦發現癌腫,即使癌腫已長得很大,甚至有擴散轉移,隻要病人全身情況可以耐受手術,手術前和手術後配合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手術切除癌腫是可以取得滿意效果的。例如:婦女的絨毛膜上皮細胞癌,經手術將原發灶子宮癌腫全部切除後,結果肺部的轉移灶完全自然消失了。有的中期癌症,如肺癌、腸癌、腎癌、子宮癌、甲狀腺癌等,采用綜合治療後使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製。目前采用的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等,以及肝移植、腎移植手術的成功,也為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療開拓了一條新路。對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也會提高生命的質量,延長其生存期。

目前還有大量的行之有效的控製癌腫發展的治療方法和增強人體抵抗力的輔助療法,如胸部的放療,可減輕或消除由轉移的淋巴結腫大而引起的縱隔壓迫症狀,如嗆咳、誤咽、胸悶等;局部化療可有效地控製癌細胞的生長,癌性胸水、腹水的滲出;全身化療可抑製癌細胞的轉移;臨床外科采用的姑息手術雖不能從根本上治愈癌症,但卻可解決消化道梗阻引起的一係列問題;應用免疫療法、中醫療法均可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改善其症狀;應用合理、有效的止痛藥物,使患者遠離癌症所帶來的傷害。顯而易見,這些都有效地支持患者戰勝癌腫,使生活質量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