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調呼吸(1 / 2)

①為什麼先做鼻子的呼吸?

頭部以鼻子為中心,先做鼻子的呼吸就是讓你一直觀察鼻吸鼻呼。我們現在沒有去要求觀鼻準、又鼻吸鼻呼,那個會更難。如果我們似看非看,看這個鼻子在呼吸、在動,又叫觀呼吸在動。可能我們要問:我看不見鼻子進氣出氣。要求更細,應該是能看見的。即使看不見我們應該能感覺到鼻子在出氣進氣,就把它集中在一個點上,然後再把它放大,放大到毛孔。導引詞中還沒有這樣講,我們回去自己可以做這樣。最後要求頭骨呼吸,頭骨往裏收,整個頭骨都收進去,頭骨再放開,這是第二層。這個頭骨呼吸現在做,我們可能有一點早。頭骨往裏收,這頭骨是動的,不是不能動的。我一累了頭骨就能動,這個頭骨老動,晃晃悠悠的,耳朵也能動。我小時候頭骨不能動,煉煉煉頭骨能動了。頭骨裏頭還有一個內腔,到最後呼吸時那個內腔能動。空腔能往裏擠壓,是這麼一個過程。這個我們也試驗然過,俄羅斯人能動了。

這時,眼睛是一直在返觀內視,在頭部裏麵,眼睛沒有往下看。最後導引詞說,把炁從頭部慢慢地往下移,這時眼睛是慢慢慢慢往下看,實際是眼觀鼻、鼻觀心、心觀炁穴。眼睛慢慢慢慢往下掉、往下看,看小腹處。眼睛還有一路返觀內視下去的,就看小腹處。這個小腹要動的。我們的呼吸很慢,從上(上田)下來(下田),沒有什麼吸氣呼氣。每個人不一樣,導引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去讓大家快與慢,就是慢慢向下移,給大家留的時間非常長。到下田以後,我們做小腹呼吸。腹部呼吸結束以後,我們再做毛孔呼吸。做毛孔呼吸後,最後再把它集中在下田。我們要從下田開始做功課。這個呼吸叫安爐設鼎築基。

我們現在呼吸時間越來越長,實際不能說越慢越好,我們得跟得上步伐。這是安爐設鼎的過程,然後把料填進來,以身體為爐,以下田為鼎。以全身身體為爐,用全身身體力量去燒它(鼎)。簡單說是這個意思,以身為爐,以下田為鼎,爐肯定要燒火。這時候我們要開始做功課。你想要做什麼,就從這起步。

這有一個很小的動作在眼睛上,實際我一直提醒大家,現在意念在下田,我們兩個眼睛返觀內視在看下田,實際眼睛是一直往下看的。我們有很小動作,抬頭,馬上眼睛得亮起來,閉著眼睛,眼睛也得亮起來。我們現在是這樣看,抬頭,頭慢慢地抬起,有點不耐煩,腿疼嘛,閉著眼睛往前看。如果導引詞很慢很柔和的,非常容易就睡著了。抬頭,眼睛馬上就平視了,平視就閉著眼睛往前看唄。他這個速度很快,把炁從下田提上來,提到兩眉中間,提到兩眉中間這條線上來,可不是提到兩眉中間這個點上,要提到這條線上。實際是從下田提到上田,放出去,它有折角,你必須提上來,往前看。

在丹經上就畫這麼兩條線,下田炁提上來,從上田放出去,我們閉著眼睛往遠看,看得越遠越好。看不見?看不見你想,想得越遠越好,然後慢慢得往回收。我們不能快了,得慢。看到神光了都是慢,一快神光就貼上了,貼在兩眉中間。你再想讓它出去,放出去,非常非常難。放不出去,肯定看不出去,你怎麼放也放不出去,因為它已經貼上了,大麵積貼上了。你想推大麵積的東西推不動,要推小東西能推得動。所以大家在導引詞當中,把眼前的神光慢慢往前推一推,再慢慢往回收一收。我是一直在看,看什麼呢?看看誰能動,誰不能動。不能動的就都貼在這(兩眉中間),推都推不動,麵積太大了。今天大部分都貼上了,最後我沒辦法了,用目呼吸吧,讓目呼吸,讓它動,一呼吸它有個縫。我們好像那塊有個什麼東西在動,說明它還開著。

②兩目平視與往上看、往下看的區別

我們現在要求兩目平視,這是一種看法。這種看法的人,在道教經典著作裏頭說是半仙半鬼的修煉方法。我們現在的人就是半仙半鬼,活著的時候就是仙,死的時候就是鬼。

他往上看,是入世的一種修煉方法。這在佛教是絕對不允許的。外形讓人一看,就知道了,他心裏事多,我知道這事太多了。這一種求生的欲望很強。

佛教一直往下看,他們告訴我說,舍掉所有的東西,什麼都不要,你就成佛了。他往下看,往回收,往上去,往下看,往回收。還有一種煉法,往下去,往前送,往上收。他反著正著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