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千人荒星會議(1 / 3)

隨著對異族技術細節的進一步理解,這個種族所擁有的科技樹也逐漸顯露出來。這確實是一個迥異於人類且超前於人類至少2個維度的科技種族,但在他們擁有的科技中有好幾項不該在某個時刻出現的關鍵技術都提前出現而且勉強地進行了應用;類似於古代人類在“外星人”幫助下提前掌握單晶矽芯片技術而強行將科技準星對準了“電”時的情況,他們的科技樹有很多被動的跳躍,導致基礎不堅實、某些技術明顯超出自身應屬於的7階科技範疇。而人類由於在曆史初期就采用了電矽芯片類科技,直接導致光路和更先進的神經量子科技晚出現了幾千年,人類為此付出的代價是無比沉痛的。為了彌補這段時間的缺憾,奮起直追了近萬年才達到應有的平衡。

這個種族的科技可以說受外界影響更為深重,其技術斷檔非常多,跳躍也太大,基本上屬於劍走偏鋒那種類型。當然不能肯定是這個種族得到了外界幫助或者是無意中在某個巧合下尋獲了亙古科技,但總的評述就是“如果這個種族的科技再沿著這樣的路線發展下去就徹底廢掉了”。

如果從“過來人”角度來審視曆史,會感覺古代地球受到外星人幫助而獲得電矽芯片技術初期的發展是輝煌的,而那時幾個地球上分立的大型國家背後都有不同的高維種族在支持。但這些種族其實隻比當時三維科技的地球人多出1個維度而已,他們當然不會也沒有能力去甄選對人類科技發展有方向性意義的科技去引領人類發展,所以人類隨著他們走彎路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甚至有些當時幫助過人類的一些外星種族目前還沒有現今人類的科技發達。

為了讓人類科技在未來有一個更加平穩寬廣的發展道路,大家精心的從本次所獲的異族科技中甄選適合於人類當前的科技。而我們選擇的可以用於商業目的的科技也是本著以下這些原則和態度:其一就是補足,對人類科技中同階的廣度進行擴充;其二保證不進行太巨大的跳躍,僅進行1階以內有配套基礎的小跳躍;其三保證科技發展方向按照最優方式發展;最後則是保證人類沿著我們給定的方向發展是一條康莊大道而不是走入歧途。而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則是這一點,他可以讓人類社會水到渠成的達到下一階科技,基礎穩健而不冒進。最後,成立了名為“人類科技發展基金會”的非官方組織,統一協調各個科學分支發展過程中所需和盈餘的資金。除了讓我們這些人在過程中賺得溝滿壕平之外,還讓整個人類在經濟科技牽引下打撈雄厚基礎。

這也是坐在這裏這2千多人對人類未來做出的最大貢獻,在這顆偏遠荒涼的星球上,人類未來科技宏觀發展方向就這樣被規劃完成,這也直接導致再經過數萬年的積澱,人類真正當之無愧的躋身於強勢種族之列。後人也曾經為這次事件專門修建了紀念館等等供人紀念的設施,但真正從廣義上第一次以一個組織的形式確定和規劃全人類的科技發展方向無疑是這次事件的最大貢獻,這次事件被後人稱作“千人荒星會議”而被寫進史冊,成為人類曆史上一個重大標誌點,“人類科技從此告別盲動,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是後人對千人荒星會議的評價。

當時的現場卻沒有後人杜撰的那樣神聖且莊嚴,近2千各類科學家完全是在露天環境中完成整個會議的,在統一彙總了各個分支技術的前提下,大部分學科都以此為基礎統一了發展方向,規範了發展速度、約束了時間節點。這個大的前提就是各個分支皆須在6年之內統一到維度6的基準水平內,超出的學科要降速到與其他學科齊頭並進,稍慢一些的須加快速度奮起直追。而由於現代學科的互通性,每個分支都有在規定節點之前協助未完成分支協同研發的義務。

我最終被選為“科技發展基金會”的常委負責整個醫學類分支,涵蓋負責組織內人類醫學方麵的發展及規劃控製。至此這次有預謀的事故取得了比預期還要好的成果,近千項科技將被有序帶入人類社會,這些能夠讓整個人類更加強大更加先進的技術,在帝國保護人類的“兵燹保護界”打開之時會讓人類本身具有有效迎接衝擊的能力,而不至於受到過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