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同宙盟友(1 / 3)

在這個關鍵時刻,負責應對這次超越測試的“托盤”指揮部還是決定向“拿人手短”的考官們谘詢一下到底對方需要人類在這個場景的測試中表現出怎樣一種品格與姿態。我自然而然的擔負起了與三十階聖者體金嘎再次交流的重任。

出了指揮部大樓,我試圖與史密斯遼聯係一下,但掃描了整個宇宙也沒有發現他的存在,看來他已經不再這個維度的空間中了,我推測他最有可能的去處就是其他高維的宇宙。自從我和史密斯遼被提升為12維度生物以後,回到5維的人類生存環境中來,就具有一些能力,比如對自身時間和空間的掌控能力等等。但這些都是作為高維生物最基本最普通的基礎技能,相當於是伴隨維度提升的副產品。與真正具備相應維度特殊技能的高階物種差距十分巨大,史密斯遼一定是在抓緊時間到高階宇宙學習和鍛煉相應技能去了。

為三十階聖者體金嘎特意準備的住所距離指揮部所在的行星隻有0.17光年,這次是我隻身前往。運用空間移動的能力,跨步就出現在了這顆星球之上。幾天功夫,他老人家已經把這顆星球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不大的星球表麵被他構建出來6個風格不一的區域,每一片地域都有著美妙的異域風光。

他在這個宇宙中凝成的本體此刻正在這顆星球的中軸北頂點的一棟樓宇中。我剛剛到達這顆星球,他便和我打起了招呼:“好久不見,小朋友!”

“拜見聖者,可否到府上一敘?”我客氣道。

“歡迎歡迎!你們不是忙著測試嗎?怎麼有空到我這裏來拜訪了?”對他來說,這個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纖毫畢現,他怎麼會不知道我來這裏是什麼目的,完全是明知故問啊。

“當然是到您這裏取經來了,感謝聖者以本體接見後生,向聖者學習的路漫長而沒有盡頭啊!”我謙卑的說道。

“哈哈,後生,後生可畏吾衰矣啊!來,你看一下這個。”聖者隨手拋給我一本上古著作《易經》。

作為人類著名的醫師,我對上古流傳下來的‘中醫’十分喜好,而中醫學與《易經》又有著很深的淵源,自然對《易經》有所研究。這本上古橫空出世的《易經》在各個時代都冠以各個時代的背景,被地源人類傳誦數萬年之久。其中最著名的有上古的‘周文王’對卦象解釋出的《周易》、後機械謝地利斯基用來解說機械辯證法的《機械易》、協能時代範·華斯用來解釋協能量與宇宙學的《平行宇宙易》以及近代用來重新規劃宇宙模型的《微子十二位易變法》等著作。

易經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用八進製與十二進製來說明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總論,本身屬於超越任何時代背景的規律而存在著,其對事物的變化與存在都完全融於物質及因果關係變化的解釋背景之中,可以說是定律或定理一樣的存在,想要量化非常困難。

三十階聖者體金嘎正式帝國研究因果關係的專家,對宇宙中的因果關係研究的十分透徹,據傳說低於24階的宇宙中運行的一切事物在他的掌控和計算中的偏差率都低於63億分之一。也就是說他在24階以下的宇宙中,對事物發展和運行的規律的判斷可以達到百分之百準確,在這些低階宇宙中,他就是神!

我拿起這本紙質的“書”翻了2頁,抬頭不解的看著三十階聖者體金嘎。

“解釋得很牽強,內容卻很經典。真不能理解為什麼上天會這麼眷顧你們人類,在發展早期就降臨了《世運經》,如果沒有它,完全靠自己文明發現這些規律至少會晚上1萬年。”聽到他的說法,我十分驚訝,再次重溫了一遍腦中和《易》相關的著作,但百思不得其解。

“還請聖者指點迷津!”我一恭到地,客氣的準備聆聽。

“嗯,你再看看這個文檔,研究一下。”聖者通過思維力給我一份高維文檔,正是先前考核小組向帝國遞交的那份文檔以及帝國流傳的《世運經》。

那份文檔有著十分精妙的結構,期間蘊藏著複雜的因果關係,僅僅是用來定義因果和事件的定義就達到了數千萬之多,《易》再多也就是八八六十四個變量和每個事件九個參數,實在和那份多維文檔沒有太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