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完擦乳液保濕
因藥汁帶顏色,足浴宜洗澡前進行,泡完在洗澡時用沐浴乳將雙腳洗淨,洗完澡後要於足部擦乳液保濕,補充皮膚流失水分,以免幹澀、搔癢。
暖身體
茴香生地肉桂浴
材料:
小茴香50克、生地50克、肉桂10克。
功效:
小茴香理氣散寒、溫腎暖肝,生地養陰生津,肉桂溫經通脈、活血暖體。
太溪穴
位置:
腳踝骨內側斜下約1公分凹陷處。可促循環、暖體。
按法:
以指腹揉按帶酸脹感,5~10下為1回合、休息1~2分鍾再按,回合不限。
消水腫
車前子生薑片浴
材料:
車前子50克,以及生薑3片。
功效:
車前子利尿排水、滲濕消腫,生薑助發汗、散寒解表、促進血液循環。
三陰交穴
位置:
小腿內側、足內踝骨往上約4指橫幅處。可改善下肢浮腫、月經不順。
按法:
以指腹揉按帶酸脹感,5~10下為1回合、休息1~2分鍾再按,回合不限。
增體力
桂枝黃耆活力浴
材料:
桂枝以及黃耆各50克。
功效:
桂枝助陽化氣、溫通經脈,黃耆益氣升陽、強壯補虛、增抵抗力。
湧泉穴
位置:
腳趾第2、3趾間下方、腳掌心前端凹陷處。可消除疲勞。
按法:
以指腹按5~10下為1回合、休息1~2分鍾再按,回合不限。
緩情緒
玫瑰荊芥鬱金浴
材料:
玫瑰、荊芥、鬱金各50克。
功效:
玫瑰疏理肝氣、解鬱,荊芥祛風解表、促循環,鬱金行氣活血、解鬱清心。
太衝穴
位置:
腳背大拇趾和第2趾間趾縫往後約3指寬處。可疏肝解鬱。
按法:
以指腹按5~10下為1回合、休息1~2分鍾再按,回合不限。
飲食少冷做運動
冷飲、生菜等冷食應少吃,以免不利身體循環及代謝;可做快走、太極拳等和緩運動促進循環、紓壓及增體力,每周3~5次,每次15分鍾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