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
韓武峰因為走的方向是村尾,發完李四家的後,直接回韓家了。
比韓文昌先到家一刻鍾。
等韓文昌回來的時候,韓武峰已經在後院的菜園子裏挖好了釣魚用的蚯蚓。
兩人換了身厚實的棉襖後,稟告了張氏,就提著兩個大木桶,拿著用幼竹做的釣魚竿去寧川河邊釣魚了。
此時,他們坐在寧川河畔的平坦石頭上,還好韓武峰機智,帶了兩個圓形稻草編的墊子。
要不然坐在這個石頭上,鐵定透心涼,“沁”人心脾。
在寒風中坐著,等待著河裏的魚兒上鉤,釣魚之前他們撒了一些“窩子米”。
窩子米的意思是指用陳年老酒泡過的大米或者小米。
西南邊陲,河流眾多,百姓善於捕魚釣魚。
釣魚之前習慣先灑一些酒香濃鬱的脹米,緣由有三。
其一,用酒和米香味,將魚引過來。
其二,要想取之,必先予之,要想魚兒上鉤,肯定要給魚一些甜頭。
其三,陳年老酒容易醉人,魚兒吃了這些窩子米後,就會變得暈乎乎的,然後就傻兮兮地偷吃魚鉤上的誘餌,然後就自動上鉤了。
釣魚最需要的就是耐心,技術還是其次。
韓武峰釣魚比大哥笨,就是因為缺乏耐心,性格有些急躁。
有時僅僅隻是風將魚線上的浮漂吹動了,他也扯起來看看是不是魚上鉤了。
結果要上鉤的魚都被他嚇跑了。
韓文昌每次都教了他,叮囑他,都沒用。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這個習慣一時半會兒大概是改不了的。
兩個時辰後,韓文昌釣到了半木桶大大小小的魚,有鯽魚、鯉魚、草魚等。
韓武峰隻釣到了十多條不大不小的魚,和他半吊子的不上不下性格相吻合。
收拾好魚竿,兩人各自提著半日來的收獲往家裏走去。
等他們回到家時,韓父已經回來了,其他人也都在正院廳堂裏坐著。
廳堂幾個座位的最下首處,還站著一個麵黃肌瘦的婆子和骨瘦如柴的小姑娘。
等家裏人都到齊了,韓父才慢慢將這件事解釋給家人聽。
他買好所有的東西後,就去寄放牛車的地方取回牛車,把東西搬上去後,就優哉遊哉地駕著車回來。
走到鎮子口時,被看熱鬧的人群擋住了,牛車過不去。
韓敬忠隻好停下牛車,下去看個究竟。
結果是一個婆子帶著小孫女在賣身。
原來這個婆子是個啞巴,隻能聽,不能說。
有個富家老爺想把這個小女孩買回去,養兩年還能做個幼臠。
原來這個富家老爺有特別的愛好,喜歡禍害八歲到十二歲的幼童。
啞巴婆子不是本地人,開始看見穿著這麼氣派的老爺來買自己婆孫,很是欣喜。
她們身無分文,已經三天米粒未沾了,隻在河邊喝了一些水。
但是那個富家老爺居然隻買自己的孫女,不買自己,她就急了。
沒有自己在身邊照顧孫女,孫女怎麼活得下去,早晚會被主人打死。
大楚王朝的封建等級很重,這種為奴為仆人,猶如生活在火坑地獄。
要是遇到心善的主人,還能在年老後風光放出府,過幾年悠閑日子。
如若遇到心狠手辣的主人,想殺便殺,想打便打,打死了最多賠給死者家屬幾兩銀子。
當奴仆的,人命賤如草芥。
當啞巴婆子聽到周圍看熱鬧的人說眼前這個老爺是**,有特殊愛好時,本就蠟黃無血色的臉色更是嚇人,顫顫巍巍地抓過小孫女,緊緊抱在懷中,不肯鬆手。
嘴唇無聲地囁嚅,似乎要將上天對她們的殘忍和不公數落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