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到引龍廟的時候,這位名為多摩詰訥的和尚,表現還是挺不錯的。他佛理精深,禪功很好,與寺中的方丈和其他和尚也很談得來,很快就成了廟中的知名人物。於是他很快就得知了梭米孔的秘密,並且對這個秘密大感興趣。在幾次到寺廟後的梭米孔旁去實地考察之後,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常說饑年防災飽年積糧,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多做一些準備應該是必須的事情。梭米孔隻有七寸方圓,流出來的米隻夠山民和和尚們一頓所吃,人人都吃得個半飽不餓,似乎不算是一件好事。
因此,多摩詰訥和尚提議,將梭米孔的孔洞鑿大一些,就可以讓出米量增大一些。這樣可以保證每個人都能夠吃得飽,而且還可以有一些積餘,當天陰的時候或是梭米孔某一天壞掉了,也不用擔心。
這個提議一提出來,毫無疑問的就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所有的人都覺得他的提議太過匪夷所思。仙女給人們的福音,也是人能夠去改動的嗎?擴大梭米孔的出米量,仙女會怎麼想怎麼看?
那位多摩詰訥和尚是一個很能夠行動的人,他不隻是提出建議而已。自己的建議一被否決,他並沒有絲毫的退縮,而是在某一天夜裏,趁著夜半無人,月黑天高,他竟提了一柄鐵鑽子,來到梭米孔邊,利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將梭米孔開鑿得有兩尺來見方的一個大洞,然後才心滿意足地回去睡覺。
也許他本想著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梭米孔裏流出來的米能夠堆成一座小山。可是等到第二天,等待著他的卻是梭米孔不再出米的噩耗!所有的和尚圍著那被開鑿得麵目全非的梭米孔,一個個睜大了眼睛!等到山民們都到梭米孔旁來取米,更是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直如五雷轟頂般令人震驚。
於是,妖僧多摩詰訥被引龍廟的和尚關押了起來,接受他的將是向仙女娘娘陪罪的火刑。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引龍廟裏,向仙女娘娘虔誠地上香祈禱,請求她重新開啟梭米孔,人們甚至願意減少每一天的出米量,隻求還能夠像原來那樣,每天有兩次免費的米可以取走,不會讓任何人餓肚子!
然而,無論人們怎麼拜求,半個月以來,梭米孔都是一粒米也沒有流過。人們無奈之下,隻得上山采野果,打野獸,挖野菜,暫時充饑,等待著梭米孔的重新開放。那個妖僧多摩詰訥,雖然由於娘娘及時降下法旨,而沒有被處以火刑,卻仍然被關在引龍廟的地牢裏,誰也不敢放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