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世界地理(一)(1 / 3)

一、世界地理概況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怎樣劃分的

世界上各個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按照經濟實力的不同而劃分的兩種國家類型。

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及歐洲的英、法、德、意、俄羅斯和歐洲的絕大部分的國家,亞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北美洲的加拿大等國。它們的領土麵積共占世界陸地麵積的40%左右,人口約占25%左右。它們多屬於經濟合作組織國家,歐洲共同體,西方七國集團。這些國家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都比較高,人均產值比較大,在世界經濟中居於重要地位。但是,除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大國外,大多數經濟發達國家的國土都不夠廣大,資源都不夠完備,它們嚴重依賴發展中國家的燃料和原料,同時又把發展中國家當作重要的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這些國家的情況也是複雜的,美國是當代世界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第一位,但戰後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高於美國,某些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及經濟實力已接近或超過美國。日本和德國現已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蘇聯聯盟的解體和“經互會”的解散,使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前蘇聯已不複存在,但是,作為前蘇聯的核心部分——俄羅斯,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視。

發展中國家: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極為廣闊的地區。其麵積占世界陸地麵積的60%,人口占世界的75%左右。發展中國家資源十分豐富,如西亞、北非、西非、東南亞以及拉丁美洲的石油,南部非洲的黃金、有色金屬及稀有金屬礦產,東南亞的橡膠和錫,非洲、中美洲的熱帶經濟作物等,均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並且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戰略要地也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發展中國家在曆史上曾長期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不發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紛紛獨立,經濟發展較快,但經濟實力還很薄弱。當然,發展中國家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就經濟發展水平而言,它們之間差別也很突出,既有高收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萬美元以上)的石油輸出國;也有像墨西哥、巴西、韓國等具有一定工業水平的國家,還有屬於大多數的亞、非、拉和大洋洲中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國家和地區。

人種是怎樣劃分的,世界主要人種分布狀況是怎樣的

人種亦稱種族,主要是指在生理上和體態外貌上具有共同生物學和遺傳學特征(如膚色、發色、發形、眼色、頭形、鼻形等等)的人的群體。這些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內,長期適應自然環境而形成的。在人類發展的初期,人類各集團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彼此隔離地生活在各自然地理環境裏,由於自然條件長期對人類的不同影響,以及各人群集團間長期隔離和交通聯絡的不發達而造成不同地域內的人群的不同自然體質特征,全世界人類可分為三大類人種,即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和尼格羅人種。各人種之間,在自然體質特征上雖有一定的區別,但無明顯界限,而具有逐漸過渡的現象。這充分說明,全世界各人種在生物學上同屬一個物種,具有共同的祖先。在人種分類上,根據膚色特征,把人類分為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三大人種。

黃色人種,也稱蒙古人種,皮膚呈黃色(或黃白、黃褐色)毛發黑且直,眼睛顏色較深並有“內眥褶”,麵部扁平,顴骨較高,嘴唇厚度適中。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的中國、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與中亞諸國,以及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等地。美洲的印第安人、歐洲的馬紮爾人、芬蘭人也屬黃種人。黃色人種是世界人口數居第二位的人種。

白色人種,也稱歐羅巴人種,皮膚淺淡,頭發為柔軟的波狀發和直發,眼色碧藍或灰褐色,嘴唇薄,鼻梁高,鼻尖突出。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以及亞洲南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等地區。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南美洲及南非等地區也有較多的白種人移民的後裔。白色人種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人種。

黑色人種,又稱尼格羅人種,皮膚呈黑色或黑褐色,發形為曲卷形或波狀,發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較厚,鼻寬扁或較寬,眼裂較大。黑色人種廣泛分布於低緯的非洲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

由於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日益增強,異族通婚,血緣混雜,從而造成種族混雜的局麵,這是一種必然現象。

世界上所有的種族,隻有體質形態自然狀況的不同,沒有種族優劣之分;各種族在現代社會裏隻有生產力發展水平、文化水平等的不同,也絕無貴賤、高低之分。形形色色的種族主義觀點不僅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而且是極其反動的。

民族是怎樣形成的

民族與種族不同,不是人們的自然生理特征,而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因此,它處於不斷產生與形成,發展與消亡,分解與融合的變化過程之中。民族是人們在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民族是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時代的必然產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資本主義以前的時期逐漸形成的。當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後,經過一個很長的時期,經濟文化高度發展,民族差別逐漸消失,世界各民族將形成為一個共同的整體。

目前,世界上約有二千多個大小民族,其中最大的如我國的漢族,人口竟達9億多,最小的民族隻有幾百人甚至幾十人,如印度安達曼群島的明科皮人,火地島的雅馬納人等。據統計,世界人口在10萬以上的民族有550個左右,其人口數占世界人口數的99%以上,其餘民族的人口數量均比較少。

按照民族數量構成的差異,世界上的國家可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單一民族的國家,全部或基本上是一個民族組成的,如朝鮮、日本等,雖國內也有少數民族,但所占比重極小。②兩大民族並立的國家,這類國家為數不多。如歐洲的比利時,亞洲的塞浦路斯,美洲的加拿大。類似情況在非洲一些國家也有。③多民族國家,這類國家數量最多,它們一般都有一個人數占優勢的主要民族,如我國。不過也有一些民族國家沒有類似的主要民族。世界上還有同一民族分布許多國家的現象,如阿拉伯民族廣泛分布於西亞和北非的許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