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幾天坐車坐船,思宸實在不想坐車,讓管事的備了轎。轎子從角門出去,思宸也挑起簾子一角往外看,以前就來過青陽,知道青陽的繁華程度,現在留心是為了記路,當然她沒有機會在大街上徒步,不過在青陽要住三年,熟愁一下街道也很應該。
轉了兩條街,思宸遠遠就看到前頭寫的何府二字,大門寬敞,門前兩個大石獅子也是威武不凡。門口早有小廝侯著,看到轎子來了早有伶俐的進去傳話。轎子直接從大門進,抬到二門落了轎,小丫頭打起簾子,墨雨扶著思宸下轎。
思宸抬頭就看到了思芸,思芸比在娘家時胖了不少,臉色紅潤,身披大紅猩猩氈,更襯著她的膚色。思芸身後還站著一個年輕媳婦,看打扮不像是妾室,應該思芸的弟妹。
不等思宸開口,思芸就笑著伸出手來,道:“妹妹……”
“姐姐。”思宸也笑著喊出聲來。
思芸一手拉著思宸往裏走,一邊介紹身邊年輕媳婦,道:“這是我三嬸嬸。”
何三太太笑著向思宸見禮,思宸回了禮,思芸笑著道:“外頭天冷,我們先去見老太太。”
何大太太聽說巡鹽禦史的太太要來何府,又是驚又是嚇,不知道多少官家太太要請她,沒想到她會主動寫貼了來何家。思芸倒是不意外,想想當年她和孫家和離後,姐妹裏頭第一個來看她的就是思宸,那時候思宸就是霍家二太太了。
現在思宸跟著夫婿來了青陽,不管真為看她這個姐姐也好,還是為了名聲好聽也好,送貼子來了,純粹就是走親戚串串門的,不用考慮霍景之現在的官職。
丫頭婆子湧著三人往何老太太正房走,何家己經分家,原來的何大太太己改稱何老太太,思芸的何大奶奶改稱何大太太,何大爺己經是何家族長,改口稱何大老爺。
思宸跟著思芸往裏頭,也打量著何家格局,青陽的房舍格局跟京城稍有不同,何家又是商戶之家,對房屋也有管製。但饒是如此,但看這亭台樓閣,以及來往丫頭婆子穿戴,何家絕對稱得上是大富之家。
進了何老太太正房,思宸上前見禮,何老太太多少顯得有點拘謹。雖然說是兒媳婦的娘家妹妹,也得看是什麼人家的太太。不管怎麼說,這門親事結的實在太對了,娶個國公府的兒媳己經讓何家上了一個台階,然後兒媳婦的娘家妹夫又成了巡鹽禦史,現在青陽上下哪個不高看何家一眼,哪個還敢說何家是暴發戶之家。
何大老爺,何二老爺,何三老爺也都在,介紹一番見了禮,思宸就一臉歉意的對何大老爺道:“本該我和老爺一同來的,但今天是去衙門任職的日子,我又想念著姐姐,就自己一個人先來了。”
何大老爺笑著道:“都是一家子骨肉,哪裏還如此見外,妹夫事忙,五妹能來,你三姐就很高興了。”
客套幾句何家三兄弟也就起身走了,在青陽這樣男女見麵沒什麼,但何大老爺想著國公府森嚴的禮教,所以來之前就囑咐好兩個弟弟,打了照麵全了禮節就走,隻留她們女人說話。
他們三兄弟先走,屋裏就剩下何家婆媳和思宸,思芸早派了奶媽把兩個哥兒抱來,是何大老爺前妻留下兩個兒子。太醫己經說過她子嗣艱難,雖然心有甘,但無法。把兩個兒子抱過來的時候才一歲多點,養到現在跟思芸十分親近,既然自己命裏無子,那就好好把這兩個養大,兒子如此可愛,思芸也就不再想其他,隻把這兩個當親生的。
思宸這邊看孩子,旁邊墨雨就把見麵禮送上來了,來的時候就有所準備了。兩歲多的孩子正是可愛的時候,思宸看著這對雙胞胎,不由的想到自己在侯府的兒子,雖然有霍老太太照料,她這個當娘的總是放心不下。
思芸看出她的心事,思宸生產的事她雖在青陽也得了消息,還不到一歲的孩子肯定不會跟著出來,多半是祖母照看。便笑著道:“妹妹不用掛心家裏的哥兒,外頭奔波辛苦,跟著祖母再好不過。”
思宸笑著點點頭,道理是不錯,但當娘的哪有不想兒子的。
女人閑話起來,多半是思芸和思宸在說,何老太太和何三太太隻是笑著旁聽,偶爾插一句嘴。思芸問起京中情況,主要是想問問二房的情況,二太太雖然有些糊塗,但到底是她的母親,遠嫁到這裏,還不知道幾時能回去一次。
思宸想了想當著何老太太和何三太太的麵還是沒實話實說,二太太正想把三爺一家撐和散,這話說出來太丟臉。隻說一切都很好,二老爺和二太太身體都非常好,再活上幾十年都沒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