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種電視機都隻賣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的品牌呢?其中有的賺大錢,而有的卻“玩不下去”呢?產品大同小異,結果迥然不同。是什麼造就了這個不同呢?是賣點炒作。
賣點炒作就是策劃有吸引力的賣點,並通過媒體傳播主動製造正麵注意力,來刺激更多受眾消費的功利行為。這個定義中有兩個基本點:一是要策劃賣點,賣點越新奇特怪法就越有效;二是策劃出有效的媒體通道,媒體陣容越大越易成功。一次成功的賣點炒作都必須具備這兩個基本要素,否則,賣點炒作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
那麼,賣點炒作是怎樣達到其目的的呢?
賣點炒作第一步是製造正麵注意力,第二步是加強說服,第三步是讓“關係”迅速發生,第四步是讓“關係”再次發生,第五步是讓“關係”擴大發生。說來說去一句話,賣點炒作的目的十分明顯,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無論是經濟利益,還是社會利益,還是其他利益。
總之,賣點炒作,一是引起注意,二是進行說服。
我們通常把受眾的“注意力”作為賣點炒作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製造暢銷賣點炒作,不僅是要讓受眾“注意”到它的產品和品牌,更重要的是要“影響”受眾對產品或品牌的認知和態度,並最終引發購買行為。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賣點炒作對人的注意、記憶、理解、態度和行為五個層麵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賣點炒作的信息隻有影響了受眾的注意、記憶、理解,才可能形成受眾態度,並最終導致行為層麵的變化。影響力對五個層麵的作用是一個逐級遞進、循環往複的過程。
賣點炒作影響力發生作用的五個層麵是一個逐級遞進、循環往複的過程。隻有賣點炒作的信息影響了受眾的注意、記憶、理解,才可能形成受眾態度,並導致行為層麵的變化。所以在原有對影響力的看法之中,認為隻有影響行為層麵才算是有影響力的觀念是錯誤的。行為層麵也並不是影響力的終結,受眾處於賣點炒作信息之下,仍然會繼續注意、記憶、理解信息,從而開始新一輪影響力形成的過程。
賣點炒作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賣點炒作是信息不對稱定律的有效運用。
信息不對稱定律的八大特征:
一是名利追著信息跑。
二是信息密集名利密集,信息濃度遞減,名利遞減。
三是信息上遊掌控下遊。
四是信息製造者強於信息使用者,享受前端信息強於享受末端信息。
五是橫向財富大於縱向財富,娛樂財富大於其他行業財富。
六是關於人生的信息大於關於物品的信息。
七是正麵信息將擊敗負麵信息,強勢信息擊敗弱勢信息,信息消費差距將逐漸加大。
八是信息越多,我們的平均注意力就越低。
以上八條,就是信息互娛時代的重要特征。
賣點炒作就是永遠主動占據信息的上遊,就是主動製造給他人消費,就是製造強勢信息衝擊波。
我們都是信息人,我們生活、生存、發展、成功,都無時無刻不與外界信息打交道。也就是說,在今天,我們自身已經曆了自然人、經紀人、社會人三個階級,完全發展成為了更完備、更自由的信息人。
信息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命運與信息相關。因此,在這個時代,誰先接受前衛的信息,誰就更能主控市場,掌控命運。我們不妨看看炒作大師魏劍美教授經常說的下麵這幾個因賣點炒作而獲益的經典案例:
凡是去過香港金至尊黃金店的人們,一定會對那個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黃金衛生間記憶頗深。那麼大的一個衛生間,從地麵、洗手台、馬桶到紙屑簍一律用純金打造,看上去金碧輝煌,氣派十足。當初為建造這個衛生間總共花費了三千多萬港幣,據稱隨著黃金市價的提升,現在該衛生間的價值已遠遠不止這個數了。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建造“黃金馬桶”毫無疑義是一種奢侈到愚蠢、荒誕的瘋狂舉動。但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該黃金衛生間已經成為金至尊招徠顧客的一個重要手段,該店規定凡要求參觀者必須先在珠寶玉器櫃台前呆上一小時以上,盡管如此,還是有大批好奇者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