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半島西南角上坎佩尼亞地區,距風景綺麗的那不勒斯海港不過20公裏,距維蘇威火山約10公裏處有一座曆史久遠的古城——龐貝城。據考證,這座古城是在公元前7世紀由奧斯坎斯部族建立的,後來其他部族也來此定居。到公元前2世紀,龐貝城被羅馬人所占領。在公元79年以前,羅馬的貴族富商們紛紛到此營建別墅,開設旅館和商店,人口增至25000多人,成為鼎盛一時的繁華城市。

公元79年8月24日清早,龐貝城的居民像往常一樣開始了他們一天的生活——工作、學習、吃飯。突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傾刻之間,維蘇威火山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浩劫終於降臨了!灰黃色的山頂上隆隆巨響,火山口噴射出巨量而濃鬱的硫化氣浪,慘白的煙幕在空中彌漫開來,擋住了陽光,天色突變昏暗,整整三日不見陽光。灼熱的岩漿和火山灰吞噬了龐貝城。這座豪華的古城迅即被埋葬在熱塵火海之中。沸騰的溶岩和厚厚的火山灰像烏雲一般籠蓋了整個城市。就這樣,古城從古羅馬的地圖上消失了。曆史的記載從此中斷了。此後,維蘇威火山於公元203年、305年、472年、512年、536年……又多次爆發過。由於火山灰和熔岩的多次覆蓋,使地下的古城埋得更深了。後人在地麵上再也見不到古城的一點蹤跡了。

時間悠悠流逝,死城在地下被埋葬了1000多年之久,不為世人所知。直到16世紀中期,一位貴族來到死城所在地準備建造一幢別墅,請人打一口井,水沒打到,卻挖出了一些古舊的破盆爛罐,當時無人知道此處地下深埋著古城。那位貴族放棄了在此營造別墅的計劃,他走了。這樣就錯過了一次發現死城的機會。失蹤的死城依然成為令人迷惑不解的曆史之謎。

公元1592年,有人在死城所在地修建水渠,偶然發掘出一些大理石碎塊和古錢。1689年,有人在那不勒斯城的郊外掘井,發掘出一些刻字的石板,其中有一塊刻有龐貝的名字。根據這些偶然發現,有人猜測古龐貝城可能在西維塔地區的地下。

1748年,當地農民在龐貝古城遺址偶然發現了一些遺物,於是尋找龐貝古城的發掘工作就此開始了。4月6日,從棕紅色的火灰堆底下發現了第一幅壁畫。4月19日,挖出了第一具屍體(骨架),身旁撒落一些古代的金幣和銀幣,從屍體留在地上的痕跡來看,這個死者正在急匆匆地去抓滾落的金幣時就因火山爆發而致死了。這年11月,發掘工作進展到一個橢圓形的窪地,即原先的露天劇場。

1763年,發掘出一尊大理石雕像,像座上刻有護民官的告示,一塊石碑上刻著:“龐貝市公所”。人們斷定:此處就是龐貝古城遺址,但很少有人了解該城的確切方位。直到1860年,人們才開始對它進行係統的挖掘。

1890年,考古學家烏塞皮?菲奧雷利使挖掘工作走向正軌,他還研製了一種新的發掘技術,使死城中被埋葬的人、動物、家具和木製建築物等很好地再現了當年被埋葬前的各種風貌。這種新技術是:細心地一層層將火山灰岩剝離下來,以便保持物體原來的形狀,接著把石膏漿灌到物體與火山灰岩之間的縫隙中,最後將物體完整無損地摘取出來。再將水泥倒入與原物體一模一樣的火山灰模子,澆鑄後形成的塑像栩栩如生,再現了當年古城居民臨死前的各種姿態。例如:有些人把手和布塞進嘴裏,竭力想逃避火山噴出的毒氣的侵害;有些人手中緊緊地拿著裝滿金幣、銀幣和其他珍珠寶貝的口袋而慌忙逃跑的神態;有的婦女倒在家門口,從她們臉上那猶豫不決的表情來看,似乎是想回屋裏再搶一些貴重的東西,還保持原來臨死時的神態。

到1911年,龐貝城的建築物底部才被挖出來。從此以後,對龐貝城的發掘工作斷斷續續地一直在進行。發掘出來的大量藝術品、器皿用具和工具後來都在那不勒斯國家博物館展出。出土的許多文物和屍骨,為人們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科學研究線索。

直到今天,龐貝城的3/5已被發掘出來,重見天日。而這座死城至今還有許多犧牲者、器具和建築物仍然被深埋在地下。由於古城是驟然之間被埋沒的,所以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和街市景象都原原本本地埋在地下,甚至連死者臉上布滿著恐怖的表情也原原本本地保存了下來。經過1000多年之久,犧牲了的人、動物、家具等在深厚的火山灰的掩埋下,早已分解幹淨,但覆蓋在他們上麵的火山灰,卻在高壓下變得異常堅硬,從而形成各種各樣與原物體一模一樣的模子,保持了原來的各種形態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