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提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在人類曆史長河中,國家的分裂與統一並不鮮見,光是二戰以來幾十年間,不少國家就由統一走向分裂,既有本國內戰的原因,也有國際協議的規定,德國、越南、朝鮮、中國等國都飽受國家分裂之痛、同胞分離之苦。幸運的是,越南在上世紀70年代實現統一,德國在上世紀90年代完成統一。但是朝鮮半島依舊處於分裂狀態,台海兩岸至今沒有實現河山一統。統一是台海兩岸所有中國人的神聖使命和偉大職責。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三國以來,中國就對台灣進行了有效統治。1885年,台灣首次成為中國的一個省。1895年,由於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重回中國懷抱。1946年到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中國人民來不及回味作為戰勝國的榮耀,便目睹河山破碎、國家分裂,兩岸同胞從此隔海相望。淺淺的一灣海峽,竟成了中國最大的國殤。

國家的分裂,既有國共內戰的因素,也與國際勢力幹涉密不可分。美國直接插手台海問題,美國政府繼續幹預中國內政的錯誤政策,造成了台灣海峽地區長期的緊張對峙局勢,台灣問題自此亦成為中美兩國間的重大爭端。迄今,台灣問題成為中美之間最敏感、最複雜的問題。此外,日本從現實利益和曆史情結考慮,與美國一唱一和,不時製造事端,阻撓中國統一。但台海問題之所以未獲解決,最主要外部原因還在美國。

“解鈴還須係鈴人”。美國在二戰後的插手,派軍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撓中國統一。今天,美國仍舊承諾協防台灣,讓台灣島內分裂勢力有恃無恐。由於美國因素的長期存在,台海問題日益國際化。解決台海問題,不僅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家事,也需要中國人借重美國的力量。台海問題的解決,變成大陸、台灣、美國之間的博弈。大陸不僅要全力對台灣民眾釋放善意,取信於台灣民眾,同時要了解美國的台海政策,趨利避害。美國媒體在台海問題上的報道是大陸了解美國台海政策的窗口,同時,媒體在美國號稱“第四權力”,某些情況下對政府決策形成能發揮重要作用。解決台海問題,需要研究美國主流媒體在台海問題上的報道內容、報道風格,為大陸製定、調整台海政策提供幫助。

作為美國最負盛名的兩份報紙媒體,《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均創辦於19世紀,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在漫長的辦報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兩報分別位於美國最大城市、經濟中心紐約和美國政治中心華盛頓,發行量大,影響深遠,是美國政界人士、商業領袖必讀報紙。兩份報紙是研究美國媒體報道風格的代表,是了解美國內外政策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