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輝和胡成中中有著“外胡內南”的美稱,雖然胡成中比南存輝大兩歲,但是南存輝和胡成這對和諧搭檔從小就是同班同學。南存輝是班長,胡成中是體育委員,不能不說他們的合作是從這時候開始的。走上社會之後,胡成中做了裁縫,南存輝成了修鞋匠。1984年7月,兩人合夥投資5萬元,創辦了樂清縣求精開關廠。從創辦初期的全廠僅有5名員工,年銷售收入不足1萬元,到樂清求精開關廠的生意紅紅火火,都是由於兩人的合作經營得當。但是,在他們合夥創業後的第6年,兩人在對企業發展戰略的理解上產生了不同的看法,經過友好協商,他們將求精開關廠一分為二。
兩個人在合夥階段最大的收獲,一是積累了各自的第一桶金,求精開關廠創業6年贏利200萬元,二是兩個人都明白了在競爭中求雙贏,在合作中共發展,才是未來事業的發展方向。即使分開了,依然是合作夥伴,隻是換了一種形式。從此,在中國電器行業,出現了“雙龍舞天”的正泰和德力西。
在世界產業界有一個讓人們傳為美談的合作故事,就是那個聞名遐邇的索尼公司:井深大與盛田昭夫都是索尼的創始人,兩人在長達五十一年的合作時間裏,共同經營著索尼公司。他們從青年時期一起走過困境,步入輝煌,進入垂暮,甚至到中風失去說話能力,兩個人始終相互沉醉於彼此的高度默契之中。
井深大與盛田昭夫的合作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井深大把公司運營完全交托於盛田昭夫,在公司的重大問題上,井深大堅定地站在盛田一邊,從而獲得了專注於技術焦點的時空;盛田昭夫則更多地以井深大為支柱和精神上的依托,盛田昭夫有任何想法都與井深大交流,到井深大那裏獲得驗證是他麵對外部世界的力量源泉。
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在競爭中求雙贏,在合作中共發展,是因為合作具有其他經營方式不可替代的優勢,尤其是體現在合夥創業上。
1.創辦容易。
開辦費用很低,根據有關法律要求,建立合夥製公司較之於建立其他類型公司更簡單、迅速。
2.回報更直接。
由於合夥人能直接分享利潤,因而他們有更大的動力。
3.加快發展的可能性大。
合夥製公司在融資方麵比獨資公司通常要容易得多,加快企業發展的可能性更大。
4.靈活性。
合夥製公司執行決策相對於其他類型的公司更容易,決策出台後就可以立即投入到企業的發展中去。
當然,沒有一種合作方式是完美的,合夥創業也存在一些弊病,需要那些在競爭中求雙贏在合作中共發展的弄潮者小心規避。
1.合夥人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2.公司受到代理人的行為和判斷的製約,所有合夥人要對合夥製公司的經營行為和任何其他合夥人的過失承擔責任。
3.不穩定性。如果任何一個合夥人決定退出或者死亡,實際上就意味著合夥公司的解體。
4.獲取大筆資金有困難。尋找到長期資本的支持是非常困難的。
“合作共贏”是最明智的發展之道
一個人或一個商業團體漫遊到某地,一旦稍稍立穩腳跟且發現當地有商機閃動,他往往會很快向自己的血緣親屬或非血緣的鄉親發出類似的信息:此處錢多、大家一起來賺錢吧!於是一發不可收,一傳十、十傳百,雪球越滾越大。“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由地緣和血緣關係織成的社會網絡,使得“什麼生意賺錢”、“哪裏有做生意的機會”等市場信息能夠在各地商人之間相互傳遞。這種網絡,使他們關注的市場往往突破了城市的區域局限,看似是多人來分一杯羹,實際上他們是擴大了市場、提高了知名度。最終,一個個企業快速地成熟並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