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教材都是關於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不同的認識會有不同的知識體現,不同的理解也會有不同的知識追求。我們嚐試編纂應用型本科係列教材,概括起來主要基於這樣幾點考慮和探索:

教材是一幅知識的藍圖,它標明知識的走向、知識的關係和知識的係統。然而,我們所強調的則是對知識走向的創新,知識關係的重構和知識係統的再建。

教材不該是對知識的按圖索驥,而應該是對知識變化過程的引領。沒有變化的知識不是真知識,不能運用的知識不是活知識。知識的生命在於知識的重組、知識的再生和知識的生產。知識是一個過程,了解和獲得知識的真正目的,是掌握和運用知識。

教材要交給學生學什麼,還要告訴學生什麼如何學,更要指導學生什麼如何應用。這裏的應用不是指如何操作,而是指對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巧妙融合和靈活處理。應用不是指做什麼,而是指利用什麼做什麼。利用得好壞就是應用的方法。傳授知識的方法是形式也是內容,根據對象選擇內容,更應根據對象設定方法。

教育是一個永遠值得探索的過程,因為知識永遠都在變化。掌握知識變化的規律永遠都需要探索——探索本身就是一種創建,一種輝煌。

一套教材的總序,就是一套教材的總的開頭。開頭的目的其實不在開頭本身,開頭的目的在於讓人們急著往後看,看內容、看思路、看方法。所以,總序的文字就應該少到極致,而思考的空間卻應該大到無窮……

丁海宴

2008年8月6日於南京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