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地異象(1 / 2)

銀河曆第三百八十六紀元,這一紀元被稱之為“神河紀元”。

“神河紀”90398年,整個宇宙正處於發展的巔峰時期,極盡的巔峰時代的開始,也標誌著整個宇宙會慢慢走向衰弱。

整個故事的導火線就是因為賽爾星球的一個寶藏所引發。

*****

地球,公曆1999年9月,一個老師正在和大學新生講“天體物理”的發展曆史,這也是開學的第一天。

“宇宙是地球人類永恒不變的熱議話題,古時候從天圓地方,人們每天看到太陽、月亮和星星東升西落的基本認識;直到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裏斯多德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證據。

公元前270年,古希臘天文學家阿裏斯塔克曾經測定太陽和月亮對地球距離的近似比值,同時還提出地球繞太陽運轉的理論。可異這古代樸素的“日心說”,在那時候卻沒有人相信。

到了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一書中首先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都是繞著太陽運動的,而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轉著。

哥白尼完成了這部著作後,猶豫了36年才拿出出版。書一出版,即遭到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激烈反對。他們宣布太陽中心說是“異端邪說”,燒了哥白尼的書,並且全麵打擊傳播哥白尼學說的人。

之後,德國科學家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規律,英國科學家牛頓又進一步證明了行星圍繞太陽運行是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揭示了宇宙的秘密。

現在,人們可以利用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和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對宇宙中遙遠的天體進行觀察。還可以利用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把儀器和人送到宇宙空間或其他星球上,探索更多的宇宙秘密。

通過多年的探索,現在人們知道:太陽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天空中閃爍著群星,都是像太陽一樣能發光的恒星。它們距離地球很遠,其中最近的也有4。22光年。光年是計量天體距離的單位,光每秒傳播約30萬千米。

有些恒星離我們太遠,肉眼無法分辨。如果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可以發現:橫貫天空的銀河,原來是由許多恒星構成的。這個龐大的恒星集團,大約有1000億~2000億顆恒星,構成“鐵餅”形,直徑約10萬光年。人們把這個龐大的恒星集團叫做銀河係。我們的太陽係是銀河係的一員,距銀河係中心約3萬光年,與眾多恒星一起,圍繞銀河係中心運動著。

銀河係在宇宙中並不是唯一的恒星集團。在銀河係外還有很多像銀河係一樣的龐大的恒星集團,例如仙女座星係、獵犬座星係。我們把銀河係以外的恒星集團,叫做河外星係。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約10億個河外星係,這些河外星係也都在運動著。

銀河係和我們現在所能觀測到的所有河外星係,被稱做總星係;現在,用射電望遠鏡已能觀測到150億光年外的宇宙空間情況,但仍沒有找到宇宙的邊緣。

對於宇宙的探索人類永遠不會止步,美國對旅行者號的發射,代表人類正式進入了大宇宙的探索時代。”

很多學生們聽的正津津有味呢,可是下課鈴聲響了起來。

******

1999年9月19日3點28分24秒,美國宇航局收到了由旅行者2號傳送一則信號,美國方麵的專家門對此無比的激動,終於有截取宇宙的遊離信號了,經過美國方麵的專家艱難破譯,展現的一組信號波和畫麵,一則模糊的微弱圓形光團並且帶有有熱源和信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