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中國古典詩藝術概論(1 / 2)

古老的中國是詩歌的國土。詩,自古以來,始終是人民樂見的藝術形式。從《詩經》開始,3000多年來,詩歌一直是盛開在中國文壇百花園中的一簇瑰麗的花朵。

我國的詩歌曆史悠久,源遠流長,起源於上古,發展於先秦,中興於魏漢,大盛於唐宋。因此,可以說唐宋以前的詩歌,就是當時中國文學的象征。

一、詩概述

詩歌是一種韻律明顯,富於節奏感的語言藝術。產生於勞動生活之際。詩歌又可以說是一種音樂文學,也即是音樂和文學的融合。廣義詩歌總體包括詩、詞、散曲三種形式。

《詩經》是四言詩的集大成,《古詩十九首》是五言詩的典範,唐宋七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的巔峰。

中國曆代詩壇名家輩出,先秦時期首有詩歌之父屈原,魏晉繼出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五言詩,為詩歌的發展獨樹一幟。東晉又有陶、謝為著稱的田園、山水詩,唐宋杜甫、李白,則把詩歌發展到了巔峰。經過幾千年的源流,中國詩歌終於進入到了燦爛的唐詩階段。

宋代,詞藝術大盛,並逐漸成為了文學的主流。盡管如此,詩歌依然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它的光輝曆程,為中國文學的發展起到了不朽的推動作用。

二、先秦詩的藝術特色

先秦時期的詩以《詩經》及屈原的楚辭為代表。這是我國先秦時期燦爛文學的標誌。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四言詩的典範,是民歌的升華和抒情詩的先驅。其藝術特色是樸美淳厚,在中國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國風》是《詩經》中的明珠,以其真摯樸實的感情反映了那個時代人民的生活、勞動、愛情,有強烈的時代感,開創了我國詩歌現實主義的優良風範。

《詩經》不僅開創了抒情詩的先河,而且以優美的語言藝術促進了我國古代文學的發展,尤其《詩經》的擬寫技巧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為我國詩歌的藝術成就樹立了第一座豐碑。

《詩經》之後,中國的詩歌在沉睡了300年之後,以我國詩歌之父屈原為代表的楚辭使詩歌驟然蘇醒。屈詩的藝術特色在於以五言詩、七言詩、九言詩的體例打破了自《詩經》以來四言詩的束縛,大大增強了詩歌的活力。尤其屈原詩歌浪漫主義的風格翻開了中國詩歌藝術發展的新的一頁,成為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以屈原《離騷》為代表的楚辭,成為了中國詩壇繼《詩經》之後的第二座豐碑。

秦詩、楚騷分別成為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兩大源頭。

三、漢魏詩的藝術特色

漢代、魏晉詩是一個燦爛的時期,曾出現了三絕的輝煌成就。《古詩十九首》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亦非一個時代。區區十九首,藝術價值卻咫尺天涯,其優美洗煉的語言藝術成為了五言詩的絕唱。難怪《詩品》譽之曰:“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此一絕也。

以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西霸王項羽的《垓下歌》及魏王曹操的《龜雖壽》為代表的君王詩,氣勢非凡、震古爍今,傳誦千古而不衰,堪稱詩歌藝術震撼力的絕唱。此二絕也。

陶淵明、謝靈運山水詩的崛起,開創了我國田園、山水詩的先聲,其情景交融的高度統一,無愧為山水詩的絕唱。此三絕也。以淵明、謝靈運為代表的山水詩,又為我國詩史開創了新的裏程碑。

四、唐詩的藝術特色

唐詩是中國詩壇的峰巔,盛世出盛文。由於唐代的空前繁榮,因此,也造就了我國曆史上千紅萬紫、百花齊放的詩壇奇觀。

唐代詩人巨匠林立,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詩人的作品,代表了中國詩歌的最高成就,可以說達到了中國詩歌登峰造極的境界。

詩仙李白,他的詩氣勢磅礴、波瀾壯闊,堪稱我國浪漫主義的泰鬥。代表作《蜀道難》《望廬山瀑布》光照千古,流芳萬世。詩聖杜甫,其詩撼人心魄、動人肺腑。代表作《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皆驚天地、泣鬼神,喊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不愧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一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詩傑白居易,以內涵深刻,畫麵鮮活的藝術特色把我國的現實主義詩歌風骨推到了光輝的頂點。代表作《賣炭翁》《琵琶行》《長恨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急劇衰落,是繼杜甫之後的又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此外,詩佛王維,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絕招,獨樹一幟,使唐代田園山水詩宛如“空山新雨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山風。代表作《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以景空、心空的特色,把我國佛詩的創作從詩偈推向了藝術化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