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叫鐵木真,是聞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華民族的英雄。他出生於一個貴族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蒙古部落的酋長。

鐵木真九歲時,父親被人毒死,鐵木真跟著母親艱難度日。在一次敵對部落的突然襲擊中,鐵木真被俘。他們怕鐵木真逃跑,就在他脖子上套了一個木枷,後來鐵木真憑借自己的機敏逃跑了。

鐵木真漸漸長大了,在長期的部落紛爭中,他不僅學會了謀略,還非常熟悉兵法。此時鐵木真依附父親的一位好友——當地的一個親族部落酋長王罕,招攬父親原來的部下。在戰爭中,鐵木真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也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的軍隊紀律嚴明,戰術靈活。他的鐵騎部隊衝鋒時,如同草原上勢不可當的風暴,令敵人聞風喪膽。鐵木真越戰越勇,軍隊勢力不斷壯大。

就這樣,他先後打垮了抓過他的蒙古泰赤烏部,消滅了毒死他父親的塔塔爾部,聯合脫裏罕打敗了劄木合,緊接著又消滅了脫裏罕,最後戰勝了當時蒙古草原最強大的部落乃蠻,從而統一了蒙古草原各部落。鐵木真成為了全蒙古的大汗,尊號成吉思汗。

在蒙古帝國建立以後,成吉思汗致力於帝國的鞏固和擴張,他一度率軍衝破了中亞、南歐各國的疆界,使羅馬教廷及整個歐洲陷入驚慌。成吉思汗以其軍事家的雄才大略,為後來的繼承者結束自唐“安史之亂”以來形成的割據分裂局麵,建立統一的王朝,並為蒙古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又稱“元太祖”,名鐵木真,出生於蒙古乞顏部貴族世家。公元1189年被乞顏部貴族推舉為汗。後又經過十幾年的征戰,終於在公元1205年實現了統一蒙古草原的夙願。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推舉鐵木真為全蒙古的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從公元1207年到公元1227年,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對外戰爭,先後滅西遼、花剌子模、西夏,大敗金軍,占領了中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西夏的途中病逝。元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追諡聖武皇帝。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諡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

2.忽必烈深明大義

忽必烈是元朝的第一個皇帝,是蒙古民族光輝曆史的締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他采用漢法治理漢地,效果顯著,威望日增,財力雄厚。這對他哥哥蒙哥大汗形成了威脅,引起了一些宗室大臣和蒙哥的不安。

公元1257年,蒙哥以忽必烈患有腳病為由,讓其留在家中休息,任命塔察兒為左翼軍統帥,從而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權;同時又派阿蘭答兒、劉太平、囊家台等到陝西、河南鉤考錢穀。阿蘭答兒設立鉤考局就是為了奪回忽必烈控製地區的民政、財政大權,打擊忽必烈的勢力,阻止其改革計劃。

後來,忽必烈深明大義,聽從姚樞的建議,把妻子、兒女送到蒙哥那裏,並告訴蒙哥:“如果我有二心,背叛朝廷,你就把我的家人殺了。”蒙哥見他這麼做,也就放心了。

兄弟間終於消除了疑慮。蒙哥下令停止鉤考,忽必烈也撤了設在邢州、陝西、河南的機構,調回了以前派出的官員,這樣,避免了一場戰亂之災。

從此以後,兄弟二人消除了誤會,和好如初。

3.元代文字

忽必烈(1215—1294),鐵木真之孫。公元1260年自稱蒙古帝國可汗。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成為元朝首位皇帝,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忽必烈建國以後,命“國師”八思巴創建新的蒙古文字,成為當時的法定文字,而先前使用的蒙古畏兀兒字則在民間通用。

八思巴文字在形體上參照了蒙古畏兀兒字與漢字,屬於拚音文字。元朝滅亡後,官方文字逐漸消失,而流行於民間的文字則不斷發展演變,沿用至今。

夜巡銅牌上銘刻有多種文字,包括八思巴文字、畏兀兒文字、藏文及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