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君明珠(2 / 2)

瓔珞鬆了一口氣,不敢相信事情會是這麼簡單的,綿忻的稟性她太了解,總是把所有困難輕描淡寫。“來到京城,發生的事情都是不能預料也不能控製的,我好怕……”

“這是老天開的玩笑,他在考驗我們。”

瓔珞想想還是不對,“馬上就是冊封禮了……一旦封嬪,就算皇上肯成全我們,皇後和那些大臣……”

“放心。”這個時候綿忻居然還有心情開玩笑,“你就過一回當嬪主子的癮,那隻是做個樣子給別人看。”

做樣子?給誰看?“他是皇上,隨心所欲,還用顧及別人?”

“這個皇帝也不是他想當的,我不想逼他太急。”綿忻有些不忍,“他說得對,後宮自成一體,他沒辦法事事占先機。有嬪的身份在,對你是個保護。”

瓔珞明白了。

綿忻一定是與道光皇帝達成了某種協議,一旦完成,就可以帶自己離開。卻也要從此放棄他的身份,他的爵位、他的一切,隱姓埋名的做個平民百姓。而這放棄,隻為了與自己的相守。

她抱住綿忻再不鬆開,“都是我不好……要你犧牲這麼多……”

“怪我不能護你周全!”綿忻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責,“原來權勢真的很重要!隻一句話就可以分開我們。那時候,我決心要娶的瓔珞隻是滿福樓的一個廚師,怕她身世容貌不能被皇家接受,隻想帶著她去過平常人家的生活。如果……早知道你是鈕鈷祿家的格格,早知道你堪配母儀天下,我絕不會輕易放棄!”

直到感覺出瓔珞的顫抖,綿忻才被拉回現實中,他輕輕拍著她的後背,哄勸著瓔珞,也哄勸著自己,“一切都過去了……我們早商量好以後的生活了不是嗎?”

是啊,說好要吃遍大江南北,遊遍壯麗河山。綿忻說過,他要的是享受,不是那份君臨天下的虛榮……

君臨天下?!那時候……早知道……絕不會那麼輕易放棄?!

當初他說那番話的時候,瓔珞並沒有細想;可這些日子的膽戰心驚,迫使她變得敏感、變得情不自禁去推敲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再回憶起綿忻當初做出的決定時,馬上覺察出了問題。

“胖子,你一定有事情瞞著我。”瓔珞猛然抬頭盯緊他,“從承德回來,你就一直有事情瞞著我!”瓔珞從綿忻眼睛瞳孔中看到的隻有自己的影像。

他前所未有的淡定,“等我回來,我會把一切事情都告訴你。”

他果然有事情瞞著自己!是什麼?瓔珞還沒有想到,也許綿忻才是關鍵,內心隱隱覺得還是與遺詔有關,先皇、遺詔、阿瑪、額娘、太後、煙花、道光、綿忻……所有的事情都存在關聯,好像由一條錯綜複雜的線穿在一起!瓔珞突然間被自己大膽的猜想嚇住了!不!不是猜想!是事實!他早知道真遺詔的內容。

那裏麵寫著的——新君的名字該是愛新覺羅綿忻!所以才會有以後的隱忍和掙紮,他選擇不說,是顧忌。等到他願意告訴自己的時候,就是他超脫一切的時候,也是放棄一切的時候。

綿忻的身影因淚水折射而變得模糊……瓔珞再不去想阿瑪、額娘、太後、煙花、道光在事件裏麵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麵對綿忻,心裏湧出無限柔情——

唯一能做的,隻有好好愛他!

不知道自己的愛能不能修補他心上的傷痕……

綿忻仿佛看到了她的決絕,笑著為她擦眼淚,“今天是怎麼了?金豆兒就沒停過,再掉點可就夠我開個金鋪的啦!”

瓔珞被他逗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好啦,好啦,又哭又笑的,真是個傻丫頭!”

瓔珞取出手帕中的碧海晴天,陽光下看,又有一番不同的光暈。

碧海晴天!

是啊,陰霾都該過去了。

瓔珞把吻輕印在圓潤的珍珠上,再小心翼翼包好交給綿忻。“見簪如見人,我等你回來再為我戴上。”

“一定!”綿忻癡癡地望住瓔珞,仿佛要把她攝進眼中。

臨別一吻……

吻得纏mian……

2007年4月3日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出自唐朝張籍的《節婦吟》

全文如下:君知妾有夫,贈妾以明珠;感君纏mian意。係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原詩是寫節婦的忠貞守節,後人喜歡用“恨不相逢未嫁時”來惋惜所思慕的異性的已婚,相逢恨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