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大學課堂是一個特殊的社會舞台,是一個正式的社會活動場所,是一個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的整體,它蘊藏著紛繁複雜的結構、情境和互動,具有鮮活的生命取向。它處於特定的時間或空間中,是通過一個個情境產生的一係列彼此相關的互動行為構成的活動過程,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多元的表現方式。

課堂生活是大學生活最有意義的部分,盡管我們每天都經曆一定的大學課堂生活,但我們以什麼樣的理念打造現代大學課堂生活,以什麼樣的理念度過大學課堂生活,卻很少有人進行過研究,這不僅是蘇格拉底所說的“不經過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問題,而且是關乎教育質量、人才培養的大問題。美國卡內基基金會高校教學部前任主席、資深教育家博耶,對大學課堂生活的重要性曾做過這樣的描述:“課堂教學的優秀與否決定著美國是否能贏得未來的勝利。”因此,研究大學課堂生活的基本理念,樹立正確的大學課堂意識,不但對大學教育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一個民族、國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筆者對大學課堂生活中表現出的師生行為進行現場觀察:大學課堂上,教師掌握著課堂教學的話語權,並且利用權力進行課堂控製。控製是教師行為的社會學本質,學生則基本處於被動的地位,沉默是學生最常用的服從方式;學生間的互動行為在課堂上的表現較少,他們之間心理上的相似性和包容性,會生成其特有的互動方式。由於教學具有生成性,學生總會采取各種策略回應乃至消解教師過度的強權控製,教學始終是一個師生權力關係不斷摩擦、不斷磋商的過程。觀察還發現,許多師生行為在文、理科課堂上存在一些差異。

可以看出,大學課堂並不是由一些簡單的表麵現象構成,而是一個綜合的、複雜的結構,大學課堂教學行為具有顯而易見的社會性特點。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大學課堂過程實際上可視為“在一定的時空內,具有一定文化特性的大學教師和學生,圍繞特定的內容,按照一定模式展開其社會行為的過程”。

大學課堂生活中的任何一種現象都是社會與文化的縮影,是同課堂之外的問題息息相關的。從社會性權力運作來審視大學課堂生活,使研究者能夠獲得一種批判反思的精神,從而使自己對教學問題複雜性的認識始終處於比較清醒的狀態,並使自己的研究對現實有更深的解釋力。通過對被作為教育實踐者的教師與學生當做“理所當然”的日常課堂生活的重新審視,使師生與他們熟視無睹的教育教學生活彼此“分割”,從而洞穿其中不合理乃至荒謬的強權關係,為達成對話、協商和彼此理解的真正民主的師生關係建立起新的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