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體的基本特征

實用文就是實際應用的文章。注重實用是它區別於其他文章的標誌。實用文需要處理的事務是具體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實際的;在時間上,要求緊迫;需要的是實事求是,直陳其事;它往往具有長期使用逐步形成的慣用格式,簡明而使讀者一目了然。

實用文有比較明確的對象,有特定的讀者,而且他們非讀不可。例如書信、電報、公函、挑戰書、合同、起訴狀……故寫實用文一定要明確給誰看的,往往一落筆就有個稱謂問題。

實用文有比較固定的格式。這些固定格式必須遵守。

實用文有比較實際的寫法,敘事直截了當,簡明扼要,講完實際效果。落筆時,必須考慮以什麼名義說話,是單位,是個人?向誰說話,為什麼說,是詢問還是回答,是控告還是推薦,選用哪一種文體。

實用文要求語句條理、嚴密、通俗易懂、簡明準確。

實用文可分為五個方麵:

一是日常生活方麵的,書信、啟事、條據等。

二是政治生活方麵的。如命令、通知等等。

三是經濟生活方麵的。如廣告、合同、情況分析、管理條例等等。

四是學習生活方麵的。如日記、發言稿、實驗報告、座談紀要等。

五是生產業務方麵的。如簡報、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等。

實用文體的寫作

一、一般書信的寫作

一般書信是指人們平常相互交往的信。它有五部分組成。

1.信的開頭要寫稱呼。

稱呼要根據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係來確定,平時怎麼稱呼,寫信就怎麼稱呼。給長輩寫通常不寫名字隻寫稱謂,如“爸爸”、“二舅”;給晚輩寫一般直呼其名,如“建華”、“誌堅”;給領導寫,往往加職位,如“李校長”、“張處長”;給平輩寫可寫名字、可加上表關係的詞,如“小華”、“小華同學”;有時對特定的人,要加上一些特定的話,如“親愛的媽媽”、“尊敬的李老師”等。稱呼在信紙要寫在第一行,頂格寫,其後加冒號,第一行隻寫稱呼,不寫別的文字。

2.從信的第二行開始寫正文。

這是書信的主要部分,寫信人要說的話,都寫在這一部分。如係去信,通常先說幾句問候的話,然後再入正題;如係回信,通常要寫明“來信收到”等,然後再回答,如還有告訴或詢問對方的語要說,可寫在回答之後。正文部分要分段來寫。正文要從第二行開始空兩個格寫,每段開始均空兩格,轉行頂格寫。

3.正文寫完之後,一般要寫上一句致敬、祝願的話。

這也要注意是寫給誰的。寫給長輩應加敬辭,如“敬祝安康”之類;寫給平輩可寫“此致敬禮”;寫給晚輩可寫“祝你進步”、“希你努力學習”。寫完正文之後,可接著正文寫“此致”,然後轉行頂格寫“敬禮”,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轉行頂格寫“敬禮”,後麵可加驚歎號。

4.在結尾之後,要寫上寫信人的姓名。

如果收信人是熟悉的人,可隻寫名不寫姓。有時在名字前還加上稱謂,如“小弟建國”等。姓名要寫在結尾下一行的後半行(或空兩三行)。

5.最後要寫上寫信的年、月、日,一般寫在姓名的下一行的後半行。

如果寫完信之後,還有補充或附帶問候別人的話,寫在再下一行。

有時,書信內容還帶有一定的專題性質,即在一封信中側重談某個事物或某個問題。按內容分可分為三類:

一是側重於記敘描寫的,即用書信把自己的所做、所見、所聞告訴對方。例如在萬國郵聯發起的“國際少年書信寫作比賽”中榮獲1981年國際評選第一名的我國少年趙爽寫的《一個郵政職工的一天》就屬此類。寫此類信除按書信的要求寫作外,其他和寫記敘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