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書海巡遊(8)(1 / 3)

最近,興之所至,收集了一批中外攝影家拍攝的孩子的照片。如今的世界紛紛攘攘.原想讓自己的視線留在天真無邪的孩子中,獲得片刻寧靜。可是,當我一張張端詳這些相片時,心中感到一陣顫動。

你看,這些孩子的眼睛,雖然其中流露的有我期待的純真、歡快.但有不少是我不願意見到的:恐怖、驚慌、無奈、失望……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雙眼,能看到人的心靈深處。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不久.他們應該無憂無慮地生活.享受陽光,享受母愛,享受世界給予他們的一切,他們的心靈應該是最無邪的,可是,我們從不少孩子們的眼睛中所見到的.卻是另一副景象。父輩生活的磨難過早地從他們的眼神中流出,不平等的世界,已使他們的雙眼充滿了迷惘,他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誰能想到起步就如此艱難。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孩子們的眼睛在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未來的遠景呢?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要讓孩子的眼睛恢複明澈,唯一的途徑就是要使我們這個世界正常起來!要讓貪汙腐敗的現象早些杜絕,貧富差距早些縮小,自由、民主不再是嘴上的裝飾,隻有到那時,孩子的雙眸才會一片燦爛。

上海將沉沒?

蘇言

上海,以及與上海相類似的一些城市,可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文明之殤!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南極與格陵蘭冰雪融化後,上海將被淹沒;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巨型城市成上海難以承受之重。沉降損失超過二幹九百多億元:

聯合國認為:上海是未來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五千名專家聯合向哥本哈根會議提出報告:如果人類無法製止氣候持續變暖,依照目前海平麵上升趨勢,到二〇五〇年,上海需要遷移的人口可能要到一百萬人。長江三角洲沉沒的指數最高,河口城市上海首當其衝;上海等許多城市都將被海水淹沒;這些並非危言聳聽。一個由二十多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經過多年努力撰寫的《上海沉沒》一書,最近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書是“地區危機報告”

的第二部,現摘錄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的《華夏地理》雜誌網頁上,出現了一幅地圖,綿延曲折的黑色粗標線乃是製圖者重新描繪的中國海岸線。製圖者是以海平麵上升50米後為假設,畫出的中國屆時的新海岸線。這個‘未來新海岸線”顯示的是,總體看來,屆時,我國國土的東部沿岸自北向南都將鬥轉星移。最東部將新增人海口,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乃至全國三大糧倉均不幸被淹,沿海地區海岸線後退。

氣候變暖、海平麵持續上升是這幅令人震驚的‘未來示意圖”成立的前提。目前科學家的推測是,當南極的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麵將上升六十米。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地球科學組中國國家代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劉小漢教授更為語出驚人地預測——“最快到二〇五〇年,南極冰蓋可能將全部融化,海麵將上升近七十米,全球沿海城市將受到極大威脅!”

目前,南極大陸上覆蓋著2000米厚的冰蓋,英國科學家發現。位於南極的拉爾森冰架.從二〇〇二年一月三十一日開始,占整個冰架四分之一的部分也就是800多平方公裏的冰架開始和主體分離,隻用了35天就從衛星照片上消失了。

而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的預測,在未來不到100年的時間內,氣溫可能上升到8000萬年前的曆史高位,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南極是不可能存在冰蓋的!若平均厚度4600米的南極冰蓋屆時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麵將上升66米,而算上格陵蘭的冰蓋融化,海平麵將再上升4到7米,事實上,還有北極和青藏高原的融化的冰……由我國國家海洋局發布的《二〇〇九年中國海平麵公報》表明,受氣候變化的影響,二〇〇九年我國沿海海平麵處於近三十年高位,比常年高出68毫米,也比二〇〇八年高出8毫米。專家預計,未來三十年中國沿海海平麵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盡管我國相關部門對海平麵上升的幅度預估遠遠低於國際上的預測數據。然而,即使是30厘米、40厘米的升幅,仍然會對我國造成不可輕估的傷害。根據《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的估算,如果海平麵上升30厘米,珠三角、長三角和黃河三角洲、華北平原可能遭淹沒的海岸低窪土地麵積超過2.3萬平方公裏。該報告是由我國科學技術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國家環保總局、教育部、農業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十二個部門組織編製和發布的第一部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

1米,可能就會成為中國的一個臨界點、一個難以逆轉的關鍵點。因為在中國,沿海部分地區海拔隻有1米至3米.一些地區甚至已經在海平麵以下,現正以海堤來防護。長江三角洲和蘇北濱海平原,有11000平方公裏海拔不超過2米。長三角中心的上海平均海拔僅為1.8米至3.5米,最低處隻有0.91米。據估算,海平麵若上升1米,長江三角洲平原的東半部連同蘇州以東的上海等大小三十四個市縣都有淹沒危險。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可能將完全消失,太湖將與東海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