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培軍
我的拙作《我心深處是感動》的教育隨筆集出版之後,反響良好。幸甚於自己散記的文字得到大家認可之餘,不覺心有所動,萌發了將幾年來的辦學體會和教育心得結集的念頭。一則與教育界同事分享切磋,二則也是對自己辦學的階段性自省和梳理。因了本書的定位更加側重於思想性和係統性,故而動筆之前,難免惴惴然斟酌良久。其意固然是不敢與周永新、劉彭芝等前輩的專業深度和博聞廣識比肩,更重要的,還是對“幸福教育”的提法如何更加精準和科學而不停推敲。
其中,僅書名的確定就幾經修改,從“歸一幸福”,到“預約幸福在起點”“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等,不一而足,卻總覺得未能將我的追求和我們七一小學的特色表達盡意。2009年,恰逢“六·一”兒童節來臨,我們迎來了一群貴賓:著名影星成龍大哥帶領歌曲《國家》的主創人員,以及來自四川青川縣盤營鄉樂元村小學的部分師生代表,來到了我們學校,與孩子們一起開啟了“國家·愛”的主題活動。輾轉於其間協調調度,我忙碌並快樂著:讓每一個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讓每一個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讓《國家》團隊的榜樣示範和曲中的愛國愛家、愛校愛人的精神深入到孩子們內心,讓數十家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領略到我們的幸福教育理念……
“小校長,大責任”。一瞬間,這個書名在腦中浮現,同時也有一句話,天天都左右著我的思維和言行的一句話,似九天春雷般響徹我的耳畔——小學校長的責任比天大。
的確,在神州大地千萬所大大小小的學校中,我隻是微渺而平凡的一分子,但是,處在校長的位子上,卻要承擔起巨大而厚重的責任。因為,我們的事業,是“以人育人”的事業。而在這個事業中,你是否感覺到了幸福?一個樸素的問題,多少人曾這樣捫心自問。有人說:教育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這份任重道遠的責任,讓我們自豪的同時,也備感壓力。
幸福其實是心靈深處的一種奇妙的感覺,隻有心靈的充實和滿足,才得享受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人的發展與完善的過程,是一個積攢幸福的過程。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認為:人生的目的是多樣的,但並非所有的目的都是最後的目的,隻有那些永遠因自身而被選擇而絕不為他物的目的,才是最終極的目的、最高的善。幸福恰恰就是最終極的目的、這種最高的善。因為人們永遠隻會為了它本身來選擇它,而絕不會為別的什麼。教育作為影響和塑造人的事業必然要以幸福作為其歸宿。某種意義上說,教育是一條載滿愛的情感之船,如果缺失了幸福感,教育之船就會失去動力,永遠不可能到達發展人、成就人的彼岸。因此,教育生活,應該始終縈繞著幸福,用心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