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筋丸(《醫宗金鑒》)
(組成)沉香30克,丁香30克,川牛膝、五加皮、蛇床子、茯苓、白蓮心、肉蓯蓉、當歸、熟地、丹皮各30克,木瓜24克,人參9克,廣木香9克。
(功效與主治)補腎壯筋,益氣養血,活絡止痛。治跌仆、傷筋,血脈壅滯,青紫腫痛。
(製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用無灰酒送下。
接骨丸(經驗方)
(組成)當歸60克,沒藥90克,乳香90克,兒茶15克,三七9克,毛薑60克,川斷60克,海馬18克,獲苳60克,牛膝60克,半夏15克,杜仲60克,土元15克,紅花15克,蘇木15克,木瓜15克,木香15克,骨碎補30克,甜瓜子30克,自然銅15克,五加皮15克,白芥子18克。
(功效與主治)活血止痛,接骨續筋。適用於骨折中期或骨折延遲愈合者。
(製用法)共研末製成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兒童酌減量。
壯筋續骨丹(《傷科大成》)
(組成)當歸6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熟地120克,杜仲30克,川斷45克,五加皮45克,骨碎補90克,桂枝30克,三七30克,黃芪90克,虎骨30克,補骨脂60克,菟絲子60克,黨參60克,木瓜30克,劉寄奴60克,巒蟲90克。
(功效與主治)壯筋續骨。用於骨折、脫位、傷筋中後期。
(製用法)共研細末,糖水泛丸,每次服12克,溫酒送下。
五仁丸(《世醫得效方》)
(組成)桃仁15克,杏仁30克,柏子仁15克,鬆子仁4.5克,鬱李仁3克,陳皮12克。
(功效與主治)潤腸通便,用於年老體弱或傷後血虛腸燥之便秘。
(製用法)五種仁共搗成膏,再加入陳皮末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0丸,飯後稀米湯送下。
左歸丸(《景嶽全書》)
(組成)熟地黃4份,淮山藥、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鹿膠、龜版各2份,川牛膝1份半,蜜糖適量。
(功效與主治)補益腎陰*治損傷日久或骨疾病後,腎水不足、精髓內虧,腰膝腿軟,頭昏眼花,虛熱,自汗,盜汗等症。
(製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豆大,每服10克,每日1-2次,飯前服。
加減補筋丸(《醫宗金鑒》)
(組成)當歸30克,熟地60克,白芍60克,紅花30克,乳香30克,茯苓30克,骨碎補30克,陳皮60克,沒藥9克,丁香15克。
(功效與主治)活血,壯筋,止痛,治跌挫傷筋,血脈壅滯,青紫腫痛。
(製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用無灰酒送下。
健步虎潛丸(《傷科補要》)
(組成)龜膠、鹿角膠、狗脛骨、何首烏、川牛膝、杜仲、鎖陽、當歸、熟地、威靈仙各2份,黃柏、人參、羌活、白芍、白術各1份,大川附子1份半,蜜糖適量。
(功效與主治)補氣血,壯筋骨。治跌打損傷,血虛氣弱,筋骨痿軟無力,步履艱難。
(製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10克,空腹淡鹽水送下,每日2-3次。
蘇合香丸(《和劑局方》)
(組成)白術、青木香、烏犀屑、香附子(炒去毛)、朱砂(研水飛)、訶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研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蓽撥各2份,龍腦(研)、乳香(研)、蘇合香油各1份(入安息香膏內),白蜜糖適量。
(功效與主治)溫宣通竅,治頭部內傷昏迷。
(製用法)固體藥分別研成末,安息香以酒熬膏後與蘇合香油混和,再把各藥木加入,並煉蜜為丸,每丸3克,每服1丸,溫開水送服,小兒減半。
大活絡丹(《蘭台軌範》引《聖濟總錄》)
(組成)白花蛇100克,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草烏、天麻、全蠍、首烏、.龜版、麻黃、貫眾、炙甘草、羌活、肉桂、藿香、烏藥、黃連、熟地黃、大黃、木香、沉香各100克、細辛、赤芍、沒藥、丁香、乳香、僵蠶、天南星、青皮、骨碎補、白蔻、安息香、黑附子、黃茶、茯蒂、香附、玄參、白術各50克,防風125克,葛根75克,虎脛骨75克,當歸75克,血竭25克,地龍25克,水牛角25克,麝香25克,鬆脂25克,牛黃7.5克,龍腦7.5克,人參150克,蜜糖適量。
(功效與主治)行氣活血,通利經絡,治中風癱痕,痿痹痰厥,拘攣疼痛,跌打損傷後期筋肉攣痛。
(製用法)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服3克,日月艮2次,陳酒送下。
小活絡丹(《和劑局方》)
隱成)製南星、製川烏、製草烏、地龍各3份,乳香、沒藥各1份,蜜糖適量。
(功效與主治)溫寒散結,活血通絡。治跌打損傷,瘀阻經絡,風寒濕侵襲經絡作痛,肢體不能伸屈及麻木,日久不愈等症。
(製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克,每次服1丸,每日服1-2次。
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
(組成)熟地黃25克,淮山藥I2克,山萸肉12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肉桂3克(煸衝服),熟附子10克。
(功效與主治)溫補腎陽,治傷病後腎陽虧損者。
(製用法)水煎服,或製成丸劑,淡鹽湯送服。
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組成)生地黃8份,五味子2份,當歸身2份,天冬2份,麥冬2份,柏子仁2份,酸棗2份,黨參、玄參、丹參、白茯苓、遠誌、桔梗、朱砂各1份,蜜糖適量。
(功效與主治)滋陰清熱,補心安神,治因損傷後而耗血傷陰,心神不定,以致睡眠不安、心悸等。
(製用法)除朱砂及蜜糖外,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每服10克,每日2-3次,若作湯劑,則根據病情決定藥量或加減。
舒筋活絡丸(經驗方)
(組成)沉香、虎骨、龜版、檀香、蔻仁、麻黃各20份、黃連、白芷、細辛、玄參、白術、香附、骨碎補、何首烏、地龍、幹薑、靈仙、白花蛇、天竺黃、羌活、防風、藿香、川芎、赤芍、甘草、大棗、僵蠶、茯苓、天麻、烏梢蛇各40份,熟地80份,肉桂10份,沒藥4份,乳香4份,血竭2份,丁香4份,朱砂8份,冰片2份,牛黃2份,麝香1份,蜂蜜適量。
(功效與主治)祛風止痛。治筋絡傷後風寒濕邪侵注,攣痛。
(製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5克。每服1-2丸,日服2~3次。
複方健骨片《臨床骨科學》
(組成)蛋皮粉300克,地鱉蟲100克,甜瓜子100克。
(功效與主治)接骨。
(製用法)共為細末,製成片劑,每次服3克,1日3次。
龍藤須片(王家成整骨經驗方)
(組成)土元2500克,地龍5000克,韭菜根5000克,丁香600克,擺龍須500克,自然銅7500克,小葉葡萄藤5000克。
(功效與主治)接骨續筋,主治骨折延遲愈合。
(製用法)除自然銅、丁香外,諸藥研末,自然銅炒紅搗碎過篩,水煮去渣,加澱粉成糊狀,將藥拌入和勻,最後加丁香,壓片,每片0.5克,日服3次。
骨髓炎膠囊(經驗方)
(組成)天然牛黃1份,羚羊粉(製)3份,黃芪100份,狗骨頭300份,銀花300份,知母300份,赤芍300份,公英300份,菊花3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