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童年驚夢(1 / 2)

前言

為了生存,我九死一生,總算年老的時候過上了平淡安然的日子,每當我拄著拐杖,蹣跚著腳步走在村野,內心就會湧起一股難言的情緒,夾雜著感動和悲痛,驚悸和恐懼。我一直都不願意說出自己的經曆,一來別人不信,二來不願回憶曾經的窘迫。然而我又念及時日無多,若再不說,世人將會錯失這段充滿離奇、詭異的曆史,思慮再三,我決定奮筆疾書。

親愛的讀者朋友,年老體衰的我記憶力已經大不如前,有些事曆曆在目,有些事卻逐漸模糊。我做能做到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盡量還原那段隻屬於我的曆史。

正文

八歲那年的一個冬夜,我起身如廁,睡眼朦朧中伸手推開了茅屋的門,看見院子正中的石椅上有一團紅白變幻的浮光在不停晃動,頗似在水波上蕩漾的月亮。我內心一陣恐懼,想馬上跑進茅屋,而好奇心拴住了我的腳步,迫使我去弄明白石椅上那團浮光到底是什麼東西。正在我驚悸不已的時候,光中隱現出來幾行字:

白淖窩

平胡堡

楸柳譚

龍門窟

獠掘塚

人相殘

隨即浮光漸熄,四周一片死寂。我呆立片刻,突然聽到院外的楸樹上傳來一陣急促尖厲的叫聲。我“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跌跌撞撞地跑進茅屋。

睜開眼睛後,發現一家人都圍在我的身邊,哥哥大叫:“燒娃活了!”

媽媽一下子從炕沿邊上躍了起來,爬在我身上嚎啕大哭,一家人少不了拉拉扯扯、百般勸說之後,她才慢慢平息了下來。

原來他們早上起來的時候發現我躺在院子正中的石椅上,麵色慘白,呼吸微弱。家人猜測我得了重病,半夜時分爬出茅屋找人,爬到石椅上後就暈了過去。

我把昨天半夜看到的告訴了他們。我道:“我清楚地記得跑進了屋,但進屋後就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爺爺一直沒有說話,眉頭緊鎖,一口接一口地吸著旱煙。正在大家說我病糊塗了的時候,爺爺突然問我:“你說紅光裏有字,記不記得是什麼字?”

我道:“記得,但我隻認得其中三個,有‘白’字、‘平’字、‘人’字。‘”

爺爺道:“這樣,你把你看到的寫出來。”他摸索著找來筆墨,朝石硯裏滴了些水,讓姐姐在一旁磨墨。隨後,他蘸飽毛筆,把一張皺皺巴巴的草紙鋪在我的腿上。

“別著急,慢慢寫,記得多少寫多少。”他把毛筆塞給我。

昨夜的情景在我腦海裏清晰無比,如同一幅圖畫攤開在我的眼前。我一字不漏地寫了出來,雖然歪歪扭扭,但也絕無差錯。

爺爺念到:“‘白淖窩,平胡堡,楸柳譚,龍門窟,獠掘塚,人相殘’”。

姐姐問:“啥意思呀爺爺?”

爺爺“吧嗒吧嗒”地吸著旱煙,陷入了沉思。過了好久,他才躊躇地說道:“說不清楚,也許是警示,也許是偈語。你們還記得我們的家譜中載有哪些內容?陳家家譜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光現石椅,嬰睡浮光

鷹鳴楸頂,月隱大荒

是時招魂,挖墳掘塚

爾歲入山,卅年鑽潭

族滅族望,火旁堯葬

哥哥說:“爺爺,這段話和今天發生在燒兒身上的事有什麼關聯嗎?”

爺爺道:“我非智者,隻能妄加揣測。家譜總跟家族曆史有關,既然老祖宗出此警語,燒娃昨夜的經曆又件件得到了應驗,那麼這些光影裏的三言詩一定意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