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溫譜圖
人的身體各個部位都在向外散發熱量,而這種散發熱量的模式就是一種每人都不同的生物特征。通過紅外設備可以獲得反映身體各個部位的發熱強度的圖像,這種圖像稱為溫譜圖。拍攝溫譜圖的方法和拍攝普通照片的方法類似,因此,可以用人體的各個部位來進行鑒別。溫譜圖的另一個應用是吸毒檢測,因為人體服用某種毒品後,其溫譜圖會顯示特定的結構。目前,已經有溫譜圖身份鑒別產品問世,但是由於紅外測溫設備價格昂貴,使該技術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
步態識別
步態是指人們行走時的方式,這是一種複雜的行為特征。盡管步態不是每個人都不相同的,但是它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來識別人的身份。步態識別的輸入是一段行走的視頻圖像序列,因此其數據采集與臉像識別類似,具有非侵犯性和可接受性。但是,由於序列圖像的數據量較大,因此步態識別的計算複雜性比較高,處理起來也比較困難。
語音識別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日前推出一項高科技成果:用語音而不是用遙控器控製電視機、電風扇、空調等家用電器,使行動不便的人及盲人免除難以按鍵之苦。該所以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技術支撐,研究和製造出“智能家居的中央語音控製器”,它能使家電聽懂人的語言,並能按照人的語音命令開機或關機。它能在家庭範圍內對電視機、電風扇、空調等家電隨時隨地進行語音控製,不必使用遙控器,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筆跡識別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筆跡鑒別技術的應用領域更為寬廣,突破了原有的應用範疇,比如,計算機登錄、信息網入網、信用卡簽字、電子商務等。從身份識別的角度看,筆跡是一種穩定的行為特征,筆跡的獲取具有非侵犯性(或非接觸性),易為人所接受。
計算機筆跡鑒別主要分為在線(on-line)和離線(off-line)兩類。離線筆跡鑒別的對象是寫在紙上的字符,通過掃描儀和攝像機轉化為計算機能處理的信號;而在線的筆跡鑒別則通過專用的數字板或數字儀實時采集書寫信號,它不僅可以采集到筆跡序列並轉化成圖像,而且可以記錄書寫的壓力、速度等信息,可為筆跡鑒別提供更豐富的信息。
未來科技發展展望
2007年
計算機能自動翻譯世界上幾種重要語言;徹底由機器人控製的工廠可能問世;新型靈活的建築方式使新房屋可隨時改換模樣;電子超級市場開張;光電轉換電路進人實用期,光電元件將取代半導體元件;裝備防碰雷達和熱成像係統的新型轎車問世,這些新裝置可在惡劣天氣中改善駕駛員視覺;車載計算機係統能夠檢測操縱失誤並向駕駛員發出報警信號;衛星自動全球定位係統投入運營將使公路交通快捷便利;新型汽車將下降能耗30%;汽車90%的零部件可以回收和重複使用。
2008年
計算機能計算出各物質的分子結構,能按需要確定物質的特性,最後找出致癌的各種因素;觸摸顯示屏桌麵取代傳統的硬木辦公桌麵;新型實驗方式將使醫學動物試驗減少一半;基因技術將使糧食作物大幅度增產;數字照相技術取代傳統照相技術。
2009年
製出能接受人體神經係統指揮的關節和肌肉;確定老年性癡呆症的發病機理;發明能適應台階、斜坡等各種地形的智能轉椅;自動取款機或自動門開始用於生物特性識別取代磁卡,如臉麵識別、指紋識別、皮膚識別等;開始應用計算機語音識別係統。
2010年
實用型的人造心髒可能問世;製成能接受人體神經係統指揮的人工眼;電動汽車在專用“加油站”用太陽能電力充電;發明新型可折疊的袖珍顯示屏,使電視和計算機更加靈活及微型化;機械寵物可用於識別主人聲音和麵孔,以及操作和控製所有設置計算機功能的家用電器。
2011年
發明可植入人體的微型人工滲析儀;發明可利用日光充電作為手電筒用的有析材料;發明鋼鐵加電荷粘接技術;汽車推廣應用防撞雷達係統;可視電話廣泛進入家庭。
2012年
製成超導傳輸設備,電力輸送不再有損失;可以用各種語言提取計算機信息;開發出抗幹旱和鹽堿地植物種,使沙漠化得到抑製;鋼鐵及各種金屬的回收率達到80%。
2013年
微型化繼續發展,製成原子大小的晶體管;人工視網膜可使盲人恢複有限視力;居民開始接受主動預防藥,使預防疾病成為可能;50%的新產品將用再生材料或重複利用的材料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