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宇宙奧秘篇(二)(2 / 3)

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48,密度為地球的3/5,不像地球這般堅實。月球上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一個在地球上重100公斤的物體拿到月球上還不到17公斤。這是因為月球的質量比地球小得多,因此月麵的重力隻相當於地球的六分之一,我們在月球上用力一跳就會跳得很高。由於引力小,月球無法吸引住大氣,所以無法形成大氣層,所以聲音在月球上無法傳播,月球是一個寂靜無聲的世界。

麵朝月球,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一麵,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好似地球上的火山口;我們看不見的另一麵山地較多,中部是一條綿延2000公裏的大山係。

科學家們比較重視月球上的環形山,據了解,直徑1公裏以上的環形山有30萬座,其中最大的一座直徑為295公裏,把我國的海南島放在裏麵也沒問題。有天文學家認為,環形山是隕石撞擊月球後留下的痕跡,但也有天文學家認為月球上發生過猛烈的火山爆發,環形山就是火山口。

月球形成的時間大約在40億年前。當它形成固體外殼之後,由於不斷遭到來自宇宙空間隕星的撞擊,大大小小的隕星撞擊月球的結果,就是在月麵上留下了許多環形山。月球表麵那些看起來稍暗的地方,被稱之為“月海”,但它們並不像地球上的海一樣,而是低窪的平原或幹枯的盆地。

月亮被太陽照射的時候,表麵溫度高達127℃,不被照射的時候或陰麵則為零下183℃,溫差達310℃,因此沒有生物存活。月球上麵沒有空氣,也沒有水,從來沒有過生命的蹤跡。

月球的運動十分複雜。月球不停地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地球公轉,同時月球也在自轉,並與地球一起繞太陽公轉。由於月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因此月球總以同一麵對著地球,我們年複一年看到的月亮總是月球對著地球的那一麵的景色。隻有在月球上才會了解它的全貌。

月球反射的太陽光給地球的黑夜帶來光明,明亮了美麗的星空。月球還會導致大海潮汐的變化。另外,月亮還使地球產生磁場。萬物的生長都依賴於這個強大的磁場保護。

一個月之中,我們看到的月亮都在不停地變換形狀。我們把月亮呈現的不同的形狀稱為“月相”。每個月的農曆初一,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人們看不見月光,這時候的月相叫“朔”,這時候的月亮叫“新月”。過了新月,農曆初三、初四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漸轉向地球,我們會看到一鉤美麗的彎月,稱為“蛾眉月”。到了農曆每月初七、初八,月亮露出西半部分,我們稱之為“上弦月”。到了農曆十五或十六,地球運行到月球和太陽中間時,我們了圓月,這種月相叫“望”。到了農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月亮露出東半部分,這叫“下弦月”。

星空概述

如果你在夜晚仔細觀察星空,你會發現,天空中總是有新的星星從東方升起,也總是有星星漸漸地消失於西天,而到了第二天晚上,這些消失的星星又會重新出現於天上。其實,這和太陽的東升西落一樣,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認識星星,就把星空劃分成很多小區域,古巴比倫(也就是現在西亞的伊拉克)人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後來,古希臘人把他們所能看到的天空,劃分成四十八個星座,用假想的線條將星座內的主要亮星連起來,想象成動物和人物的形象,結合神話故事給每個星座都起了名字。像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仙後座、獅子座、天琴座、牧夫座等名稱都是這樣來的。

據統計,現在,人們用肉眼可觀測到的星是差不多有6874顆,而使用現代最大的望遠鏡則至少可以看到10億顆。10億雖然很多,但這仍是宇宙太空中極小的部分。

由於世界上較早發達的國家集中在北半球,在公元2世紀的時候,北天星座的劃分已經與今天一樣了,而南天的星座基本上是17世紀以後,伴隨著西方殖民主義者到達南方各地才逐漸製定出來的。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古希臘星座係統的基礎上,正式將會天劃分為88個星座,其中29個在赤道以北,46個在赤道以南,跨在赤道南北的13個。

在88個星座中有15個在南天極附近,住在我國北京一帶的人永遠看不到;在上海可以看到這15個星座中的6個,因為上海比北京緯度低一些。而在我國海南島南端榆林港,那裏的緯度最低,可以看到88個星座中的84個。

日食和月食

我們知道,太陽能發光發熱,而地球和月球都是不會發光的天體。月球依靠太陽的照耀而反光,地球依靠太陽的照射來維持生物的存活。由於地球和月球都是球體,同一時間內隻有一麵被太陽照射,另一麵不被照到,而且拖著一條長長的黑影子。太陽光越強烈,黑影子也便越長越明顯,延伸在浩瀚太空中。

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正好在一條直線上或接近於一條直線時,月球的影子就會一直延伸到地球的表麵,處在月影之中的地球區域,便看到月球遮住太陽的景象,這便是日食。

太陽、月亮和地球在一條線上的直曲程度將決定月亮遮住太陽麵積的大小,根據麵積大小,日食可分為日偏食、日環食和日全食。

由於月球隻在每月的農曆初一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所以日食必定發生在農曆初一。但是,並不意味著每逢初一必定發生日食。

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背著太陽的陰影區域(天文學上稱作本影)內時,月球就會被地球的陰影所遮掩,人們會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地球遮擋的現象,這便是月食。

月食有兩種:月全食和月偏食。月全食時,月球全部落入地球的陰影中,處在地球背著太陽那一麵的人便可以看到月全食;月偏食時,月球隻是一部分進入地球的陰影中,並且始終沒能全部進入,地球的陰影隻是擋住了月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