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又遇見你(1 / 1)

校園裏的那段時光

草原城市

90年代

重點高中

包索日娜,這個名字真是新鮮又老舊,草原城市裏這樣的名字也不突然。可是入學的第一天,老師在點名的時候班裏還是噓聲一片。

這座城市在兩省交界處,民族雜居,滿族、蒙古族、漢族居多,也有達烏爾族、鄂倫春族這樣的極少數民族。伴隨著城市的發展,蒙古族十幾歲的孩子如果不是在民族學校讀書一般都用漢語交流,但是蒙古族的性格還是非常明顯的,純粹的蒙古族一般是不會和漢族通婚的。包索日娜就是純純的蒙古族女孩,梳著兩條辮子,還用粉色的紗係在辮稍。蒙古族人很自信也很豪放,喜歡純純的粉色和綠色,這粉紗倒是成了索日娜的標誌。

這個班級學生超過了正常限額,因為今年開始允許招自費生,所以班級裏的官宦商旅子弟增加了不少,班級裏分成了非常明顯的兩個陣營:學院派(苦學派)和官商少壯派。噓聲大多來自少壯派。苦學派較為內斂而且對於學習以外的事情關心不多,老師點名時很多學霸都是用眼睛溜著扯下來的初三書後英語單詞表的,生怕在剛剛開始的初高中銜接上出現問題。少壯派還沒混熟就已經有了頭領——張子洋。包索日娜的小學同學,爸爸是個大學生,在五金商店當經理,這可是相當牛的工作。誰家要買彩電、冰箱、威力牌的洗衣機可都得找他批條子。張子洋家裏是住樓房的,在“北京平”都是門庭顯貴的時代,這樓房可是頂級“豪庭”的代名詞呢,尤其是在這個邊遠省區三線城市裏,僅僅住樓房這一項就夠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了。自然張子洋的教育也是那時一般的孩子遙不可及的,電子琴、美術、聲樂無一不通,所以張子洋的氣質加上他的金邊的眼鏡還真有股子成人的範兒。女生們眼睛都時不時的瞟向他。男孩子再有股子邪氣就更是魅力無擋了。

張子洋很明白怎樣既引起老師的注意又博得在同學中的聲望,那就是貌似一身正氣卻也適當時展現玩世不恭的態度。這是小學以來包索日娜最痛恨的,一身凜然又從不會委婉和委屈求全的包索日娜在小學時就對這樣的張子洋嗤之以鼻了。張子洋自然是知道老同學的脾氣秉性,可是在這新的班級裏總要博得頭彩占據先機啊。所以張子洋主動出擊,在老師點名時對索日娜的蒙漢雜糅的名字適時報以噓聲,聲音不大,迅速帶動其他男生引噓聲一片,頭未動卻配以眉毛上挑的表情,並成功地躲過老師的目光,其他學生的噓聲掩蓋了自己,既做了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又成為了少男少女中敢於對抗權威的“民間”魁首。隻可惜包索日娜卻成了張子洋博取“名望”的犧牲品。開學第一天就如此心塞,包索日娜實在是氣憤,不過來日方長。

老師決定按照個子排座位,實際上在她的名單上已經統計好了身高和中考成績,還有一寸的小照片,站排時老師要不露聲色地將學霸們安排在前四排。張子洋當然曉得,做了這麼多年老師的心腹老師的每一個心機自然逃不過他的法眼。於是他在站排之前走到老師麵前貌似很大公無私地說:“老師,我坐後麵就行,把好座位留給女生吧。”這一招實在是高啊,女生們都感動極了,帥匪氣的完美男竟然如此地體貼入微又懂得憐香惜玉,這可和學霸有著天壤之別啊。而老師也馬上在心裏認定了張子洋就是班長的不二人選。班裏隻有一個人對張子洋斜眼撇嘴,當然是索日娜。不過索日娜也慶幸,不會在前後左右挨著張子洋了,因為班裏男生少,老師又主張男女同座,張子洋那種長腿甜嘴的家夥估計能坐到第三排,如果是那樣,挨著索日娜的幾率就太大了。對於眼中容不下沙子、完美無法容忍瑕疵的包索日娜來說這也不能說不是個開心事啊。

張子洋也瞧不上索日娜,太黑了,沒有溫婉的女生的樣子,尤其是那兩個小辮子,唉,無語的說,還有那粉粉的紗,大姐啊,什麼年代啊,改革開放很多年了啊,不能這樣貌似保守傳統而忽略城市人的現代審美觀啊。最不能忍受的是女孩子聰明就聰明吧,怎麼還那麼“直”,想什麼就說什麼,一點也不給人留有餘地,也不矜持。關鍵是張子洋總是覺得心裏對她有些懼怕,索日娜就像是他肚子裏的蛔蟲,他想什麼好事都能被她看破,所以張子洋在做事之前總是要想辦法避開她。女孩子不要太聰明,做一個空心的花瓶多好,由男孩子在上麵插上鮮花,變成男生的作品就可以了。但是張子洋也承認索日娜除了皮膚黑一些,走路男人婆一些,說話大革命一些,學習拚命一些外其實五官也挺好看的,小學時男生們評價過全班最漂亮的眼睛就是索日娜的。不過張子洋很知道在有人多的場合不輕易流露對某個女生的肯定,這樣就會擁有更多女孩兒的崇拜、欣賞、仰慕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