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11)(1 / 3)

(3)管理機製不太合理。目前,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管理機製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教學管理不統一;二是課程組織運行方式不規範;三是組織機製不科學。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教育與教學活動應該雙向推動,缺乏教育活動的純教學課堂會造成教學缺乏現實性和針對性,教育與教學相脫離。

三、在創新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形勢與政策”教學

1.明確“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目標。形勢與政策教育有以下三個目標指向:一是認知時事,二是認同政策,三是認清趨勢。這三個目標指向體現了形勢與政策教育的直接目標,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科學分析國內外形勢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方式方法,為今後獨立自主地把握好形勢與政策發展的趨勢積累一定的經驗和智慧。具體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麵:

思想教育目標:培養政治上堅定和合格的大學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認識上的清晰及對黨和政府現行方針、政策的正確理解。素質教育目標:實現知識、能力、信念三維素質的完美結合。功能定位目標:培養馬克思主義的形勢觀與政策觀,形成獨立的形勢與政策分析及判斷能力,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立誌成才,樂於奉獻。

形勢政策教育要以引導學生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為切入點,教育學生立足現實、為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奉獻自己的才華,從而突出形勢政策教育促進學生成才奉獻的目標導向。

2.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創新形勢與政策教育內容。

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內容既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要滿足學生思想發展的實踐需要,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形勢與政策教育內容的特點,不斷創新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內容,拓寬口徑,增加內容,做到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形勢與政策教育內容具有這樣一些鮮明的特點:一是具有知識性;二是具有思想性;三是具有動態性;四是具有實踐性。這些特點告訴我們,形勢與政策教育不是簡單地係統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它的內容涉及到思想政治、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國際關係等各個方麵,這要求我們必須緊密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對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內容進行創新。

形勢與政策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形勢與政策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教育、重大時事教育、國內外形勢教育、社會熱點問題剖析等。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定期印發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這實際上起到了與教學大綱類似的作用,對形勢與政策學起到了重要的規範作用。但如何把握教學內容,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就成為形勢與政策教育創新的一大難題。根據我們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創新形勢與政策教育首先是盡量依照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發的“教學要點”要求安排教學內容,同時密切結合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力求做到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重點選擇近期發生的、學生普遍關注和感興趣的重大政治、經濟問題,同時將馬克思主義的形勢發展觀,即科學、具體分析認識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滲透到教學內容中去。其次,要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決定教育教學內容。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思想實際會有很大的差別,但往往又有內在的必然聯係,處於動態的發展過程之中;同時,國際國內形勢風雲變幻,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也在不斷推出和調整,這些都決定了形勢與政策教育內容必須始終處於一個不斷變化、不斷更新的動態過程中,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第三是要緊密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圍繞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重點,做到教育教學有的放矢。力求通過與學生共同探討,使學生學會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認識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認清問題產生的背景、實質及其發展的方向、利弊等,從而采取正確的應對方法。總之,創新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內容,關鍵是要抓住學生最關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尋找到學生思想需求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才能使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