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19)(3 / 3)

科研創新在教學上主要表現為問題意識、探討意識等。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動力,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的開端,它可以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個性發展和創新精神培養的環境和氣氛。傳統上,教師在課堂上幾乎提供所有問題的答案。實際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同於一般的知識教育,它是依托知識的思想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要有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也就是要有鮮明的針對性。具有問題意識才能使師生的雙向交流、互動成為可能。現階段,重大的理論問題、現實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層出不窮,必須要以探討的態度去對待,通過各種思想的碰撞,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做出自己的結論,不能將“結論”強加於學生。

三.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課堂,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起關鍵作用;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素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並不理想,數量不足,素質參差不齊,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其實,隻有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才能勝任其所承擔的重大責任和神聖使命, 這就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很高的素質要求。

首先,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能夠有效地教育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和價值觀,關鍵是教師自身首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科學的世界觀,要對自身所教的理論“誠教之,篤信之,躬行之”。教師在政治信仰上應做到五信:一是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二是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三是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四是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五是教師對所講內容的信服。隻有教師正確解決了政治信仰問題,講的道理才能理直氣壯,才具有說服力、感染力,學生也才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並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訴求。也就是說,教師隻有真信,才能做到真教,學生才會真學而獲得真知與真信。

其次,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在當前多樣化的社會環境中,一方麵社會不斷從理論層麵上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新的課題,另一方麵學生的思想也日趨複雜和多樣,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都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其他課程相比,有著特殊的難度。因此,相對於其他課程的教師而言,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要具備體現時代性和創新性的先進的教育理念,而且要成為本學科的“專家”,在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針、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上下功夫,提高教學水平。

再次,還要有過硬的學術水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強大說服力來源於其內在的科學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從根本上必須依靠“以理服人”來實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明顯感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學術水平從根本上製約著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素質。科研要立足於教育教學的實踐,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涉及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隻有對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熱點問題、疑點問題進行了研究,有了深入的認識,才能在較深的層次上回答學生的疑問,說服學生,增強理論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