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13)(2 / 3)

三、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的整體性思考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雖然以現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來看,分為理論教學的主渠道小環境和學校主題活動教育的大環境,但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層麵看,應該具有係統性、整體性,其兩個方麵的結合點就是實踐教學。而要想做到在實踐教學的機製下,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發展就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的唯物主義要求實踐。我們都知道的是,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精神,因為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首要的基本觀點,是實踐的唯物主義的主要體現。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是實踐的人,人的生命和生存的權利隻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和發展,同時實踐的人也隻有在社會交往中才能獲得自己的權利。因此,脫離了實踐的教學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但問題是,如何來理解實踐教學的形式呢實踐教學的形式問題。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對象世界的活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實踐的形式是生產實踐、社會關係實踐和科學實驗。既然如此,實踐教學就應該既包括課堂內的實踐形式,也包括課堂外的社會實踐形式,既包括學校內的主題、社團活動,也包括學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課堂教學實踐、主題實踐和社會實踐就是實踐教學的三種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特有的國家教育的價值取向,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就應該思考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在整體目標上,就是要培養具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共同理想、信念、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理論教育的目標上,就是要把馬列主義指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進書本、進課堂和進頭腦,自05方案實施後,理論課程已經基本完成了進書本和進課堂的“兩進”,但要真正完成近頭腦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任務就在於,使國家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的倫理道德理解真正進頭腦,如何使大學生能夠理解和實踐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係,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塑造具有科學信仰的、以建設全麵小康的和諧社會為己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實踐教學的功能。實踐教學,就是從實踐出發,把課堂中獲得的理性認識在實踐中來檢驗,達到實踐檢驗和發展認識的目的,加深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因此,第一,實踐教學具有促進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功能。用實踐教學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教學,具有理論聯係實際的功能,促進教學改革的功能,促使理論教學與學校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相結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發展空間。第二,實踐教學具有連接理論教學主渠道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教學要理論聯係實際,學校整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以校園文化的實踐活動來開展的,因此,實踐教學就是連接理論教育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間環節。

實踐教學的主體。實踐教學在教育主體上是雙主體形式。教學是學生與教師雙向作用的實踐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表現為既是主體,也是客體的相互關係,因此,在教師的主導下,實踐教學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滿堂灌現象。實踐教學的組織主體問題。在實踐教學的實施中,學生應該是實踐教學的受益主體,學校和教師應該是實施主體,因此,實踐教學需要理清實施主體的關係,研究實施主體的邏輯關係和組織關係,克服現有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多主體實施的狀況,從而才能做到係統地組織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的整體性。在《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科〔2008〕5號)裏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當建立獨立的、直屬學校領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二級機構。該機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機構,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的依托單位。其職責是:統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負責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相關管理工作;負責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梯隊建設等工作。”因此,第一,應該組織明確的實踐教學機構,負責實踐教學的係統設計、經費使用。第二,明確實踐教學的目的和任務。第三,製定實踐教學的基本原則。第四,確定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第五,明確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主體。第六,研究和確定實踐教學的學分和學時分配。第七,明確實踐教學的考核與評獎。第八,落實實踐教學的經費保障。由此,把現在的多頭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落實到實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與學校校園文化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克服現有實踐教學不利於評估的非係統性特征,從而才能以實踐教學為紐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結合起來,真正達到思想政治教育進頭腦,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打造成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