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2)(1 / 3)

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聯係的,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又有自己區別於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規律。正因為如此,黨和國家才要求高等學校要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獨立機構、配備足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劃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項經費。因此,要避免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維方式來對待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簡單做法,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這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課堂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第二課堂”、“第三課堂”不同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要避免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與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建設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的認識

我們都知道,列寧在論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候,就非常明確地講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曆史學等哲學社會科學理論來源和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即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等馬克思主義理論組成部分。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性就要整合、汲取哲學社會科學理論資源,從而夯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水平。要做到這一點,在目前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的背景下,要警醒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與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建設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的認識。這種割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與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建設的聯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與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建設對立起來的認識,貌似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實際上有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的科學發展與有效推進。

四、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性要提升思政課教師自身的學術修養

俗話說,“打鐵還得墩墩硬!”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性,必須要提升教師自身的學術修養。要提升教師自身的學術修養,就要在以下方麵下功夫:

第一、要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按照胡錦濤同誌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科學樹立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中的一元化指導地位是提升教師自身的學術修養的重中之重。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耳熟能詳,但在不同國家、不同曆史時期,如何科學地理解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則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來不得半點浮燥。在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研究中,要做到“四個努力分清”:其一、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其二、努力分清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和發展的理論判斷其三、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其四、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須知僵化地固守馬克思主義在一定曆史條件下的個別結論和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了”的觀點都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簡單化的結果;一定要站在21世紀的世界和中國來認識馬克思和解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即從現實出發,而不是從過去出發或從未來出發; 一定要解讀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能超越時空局限的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普適意義的東西。

第二、要認真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的基本理論

思政課教師要密切聯係自己主要講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學科優勢,按照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深入發掘隱藏在博大精深的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寶庫中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為給學生送上一堂精彩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做好厚實的理論準備。要將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知識整合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去,一個基本思路是每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都與自己最接近的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科學相結合來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按照學科自身內容的邏輯關係和學科發展的客觀規律,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最接近的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科學的對應關係可以梳理如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政治學、馬克思主義政治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曆史學、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方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倫理學、法學;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政治學、國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