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思想政治理論研究(11)(3 / 3)

如果我們放棄把公有製作為社會主義的特征,如同對待計劃經濟一樣,那麼,按勞分配這一特征也就自然消失了。當這一係列特征消除後,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就成了十足的空話,因為在經濟上所有跟資本主義異質的條件、因素都沒有了。如果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馬克思創立並被社會主義國家實踐的、被我們稱為共產主義低級階段的社會主義製度沒有了。其它的,如消除貧窮、抑製兩極分化、增進民主、消滅三大差別等,民主社會主義正在做,有的已經做到了。

四、我對社會主義存在價值的理解

理論選擇上的二難,並沒有妨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進。因為它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方法論,乃是實踐的唯物主義。

關於社會主義的種種爭論,涉及的無非是所謂的原則問題,看看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原則”地位的論述吧:

“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於自然界和人類曆史,而是從它們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隻有在適合於自然界和曆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這是對事物的唯一唯物主義的觀點。”[24]

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在尋求解放之路時找到了社會主義。在群雄並起、主義紛呈之時,曆史選擇了毛澤東,選擇了社會主義。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個古老的民族以嶄新的麵貌屹立在世界東方,這就是社會主義對中國人民的價值,對中國的意義。

中國今天對社會主義的堅守,不是對抽象原則的堅守,而是對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堅守。當蘇聯從社會主義蛻變後,國家分裂,國力下降,其教訓不可或忘。當美國的次貸危機波及全球,美方把中國的穩定看作世界的福音時[25],我們不可不歸功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當我們戰勝特大地震災害,成功舉辦奧運會,將神七送上天空時,人民對祖國的歌頌,其實就是對社會主義的歌頌。

這種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的實踐。它或許離開了某些經典,或許吸收借鑒了不同製度的某些養分,甚至未必通向我們曾經理想的未來社會。我們可以在疑惑中去探討,卻不必為之沮喪。因為早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寫道:

“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26]

而社會主義對整個世界的價值,我想引用一個名人的話來表達我的觀點。德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因利希·伯爾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寫道:“……須知:沒有工人運動、沒有社會主義者、沒有他們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卡爾·馬克思,當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生活在半奴隸製的陰鬱的狀態之中,沒有鬥爭,沒有起義,沒有罷工,而這需要發動、需要引導,資本家連半步也不讓的。……西方世界理應感謝卡爾·馬克思,盡管東方世界宣布信奉卡爾·馬克思,不過,似乎有一種遠比爭取美好遠景更為重要的想法:維護卡爾·馬克思,不要讓我們的子孫認為他是可怕的幽靈。”[27]

注釋:

[1]. 高放主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第四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45頁。

[2]. 許滌新主編:《政治經濟學辭典》(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3頁。

[3]. 《巴貝夫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85頁。

[4]. 《巴貝夫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90頁。

[5]. 《巴貝夫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90頁。

[6]. 《巴貝夫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91頁。

[7]. 《傅立葉選集》第3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年,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