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對於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全麵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理論創新和人才培養是高校的基本職責,積極參與和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是高校所應承擔的曆史使命。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思想保證。正是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我們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才能使中國麵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馬克思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空洞的而是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必然表現為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的實踐活動中,馬克思主義有不同的實現形式,因此也就呈現出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廣泛的群眾性。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成為中國人民精神動力的主要來源,就在於它始終同中國國情、時代特征和群眾實踐緊密結合,不斷實現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轉變成為黨和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因此,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證。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立足中國國情、研究中國問題、指導中國實踐,深刻揭示中國具體實踐的規律性並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緊密結合時代特征,不斷吸收新的時代內容,使馬克思主義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反映時代精神、回答時代課題、引領時代潮流。時代化既包括內容和形式的時代化,也包括語言和話語體係的時代化。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實現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必須準確把握時代主題,積極回應時代挑戰,研究新情況,解答新問題,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發展,用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語言,用體現時代特征的表達方式,科學地闡明對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等重大問題的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觀點通俗化、具體化,使之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所理解、所接受。大眾化的重要途徑是關注大眾需求、回應大眾關切、解答大眾困惑,把深邃的理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眾樂於接受的方式說明白,使抽象的理論邏輯轉化為形象的生活邏輯,讓科學理論從書齋走進人民大眾、融入人們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