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教育是我們從攻讀博士學位即開始研究與討論的學術領域。本書是以白傳之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兩位作者曆時5年的研究成果。白傳之博士從大學教育轉型到傳媒實踐,閆歡博士從傳媒實踐轉型到大學教育,“教育”與“媒介”的話題也由此展開。從關注中國傳媒日益娛樂化、庸俗化的現象,到為了尋求緣由與解決之道,我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媒介教育,給予本土化的思考、論證與推動。
我們的研究是在各自的導師中國傳媒大學柯惠新教授和劉京林教授悉心指導下進行的。兩位恩師的諄諄教誨,使研究在曆經曲折後終得成果。在此,我們對兩位前輩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5年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了眾多人士的支持和幫助。感謝英國倫敦大學的大衛·白金漢先生,英國電影協會的凱莉·巴塞爾格特女士,加拿大媒介教育專家巴裏·鄧肯先生、李·約瑟先生,與他們的溝通對我們的研究均有很多啟發。
感謝加拿大廣播公司的朋友傑瑞·麥克托史先生給我們寄來了加拿大出版的《資源指南:媒介素養》一書,在大陸學者尚難覓其蹤影時,我們卻從中獲益良多。
特別感謝的更有香港浸會大學的李月蓮博士,她多次接受我們的訪談,不厭其煩地及時回複郵件,給予具體的指導。
感謝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張誌儉博士所給予的無私幫助。
感謝台灣政治大學的吳翠珍教授所給予的指導。
感謝中國傳媒大學周鴻鐸教授、陳衛星教授、劉燕南教授、張玲副教授、張開副教授、張豔秋副教授所給予的建議和支持。
非常感謝楊正泉教授。在研究階段,楊教授以超然的洞察力,為我們指明了某些中國媒介教育的發展趨勢,使我們對媒介教育的諸種觀點抱以堅定信心。楊教授還欣然接受我們的邀請,為本書作序。
感謝中國教育電視台張誌君博士、北京大學陳昌鳳博士、蘇州大學陳龍博士、山東師範大學張冠文老師、山東師範大學二附中郝廣燕老師、北京市陳經倫中學李永生老師、東北師範大學媒介素養課程研究中心的老師和研究生們所給予的大力配合。
感謝我們的家人,替我們承擔了許多許多,使我們的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我們各自的工作單位山東教育電視台和東北師範大學的有關領導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的蔡開鬆編輯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謹向他們一並表示衷心感謝!
白傳之、閆歡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