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生長於貴州北部山區的土家山寨,自幼就體會到童年的樂趣和生活的艱辛,尤以父母的慈愛、堅韌和剛毅,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這種深藏於民間的文化傳統一直是我學習向上的動力,從小學到博士,從學生到教師,我愈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神,中國教育的源遠流長,尤其在我從事教育工作之後,這種感覺日趨強烈,所以我把教育看作是我的事業更是我的人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使命弘揚我國古代教育的精華,豐富我國現有的社會主義資源,為培養“四有”青年,構建和諧社會,做出努力。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承蒙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晉鋒教授的關心與指導,他們分別為本書寫了序,本人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同時,還要感謝給予我鼓勵和支持的於英複教授和我所在學校的師生們,感謝吉林大學出版社的同誌們的熱心幫助和細致工作。
中國是一個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曆史的古國,而且有著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我國古代教育思想,在天人合一、政教合一、文道合一、知行合一等主要方麵,都有精辟的論述,這應該是我們研究和探討教育科學發展的豐富資源。本書著重撰寫了中國主流儒釋道中與教育相關的思想及方法,供現代教育工作者比照與參考,取彼之長,補己之短,以求有益於我國現代教育的發展。薄薄的一本書難以容納我國教育五千年脈絡之精華,但可以從中窺視我國古代教育之一斑。謹以此拋磚引玉,向教育學術界共同研討。當然,由於編寫時間倉促以及筆者本人水平的局限,書中也難免有所疏漏與錯誤,也歡迎專家學者以及教育界同行、廣大讀者能不吝賜教,指正錯漏。
2009年6月28日夜
楊昌洪於王學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