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看到村裏的人都去野墳灘捕狐狸,也曾向母親提起過去捕狐狸,但是被母親一口否決了,老娘說:“狐狸好歹也是條性命,不要貪小利而忘大義。”王義又想起盧秀才的話:“大自然萬物都是平等的,人隻不過是其中一員而已,要對自然萬物有敬畏之心。”當時盧秀才目光深遠,望著遠處,王義覺得盧秀才講得很高深。自己似懂非懂。
看到張屠夫出了事,老娘曾去張嬸家裏勸過,怕張嬸想不開。沒想到老娘摸摸索索剛走進去沒說幾句:“事情已經出了,凡事要想開些,不要往心裏去。”就被張嬸罵了出來:“瞎老婆子,是不是看到我家出事了,幸災樂禍,快滾出去。”老娘知道了張嬸個性堅強,不會有事,也就慢慢退出來。
後來娘對王義千叮嚀萬囑咐說:“張屠夫太喜歡飲酒,才會出這種事,喝酒鬧事是惡習,你可千萬不要沾染。”王義點了點頭。
有一天王義吱吱唔晤地對娘說這幾天後村鬧賊人,據說是被官府追蹤的流寇,逃到此地,接連有幾個村民被搶,如若反抗,還會被重傷,並且已經有受傷者死去,雖然官府屢次捉拿,也沒有抓獲。為了防身,自己想要學些拳腳功夫。
王義的娘聽了長歎一聲:“自古窮文富武,學武是富人家子弟的事,你學文不行,學武也許有些用處。隻可惜咱家沒錢,何況拜師需要不少禮金。”
王義說:“禮金好說,可以慢慢積攢,隻要您同意就可以了。”王義長出一口氣。
至此王義更加辛苦,自己為了攢錢,想盡了辦法,不光打柴到集市賣,還抓些兔子等野物賣錢,終於攢夠了錢拜鄰村一位練形意拳的為師傅,那是一個幹瘦鷹眼的老人,老人二目精光暴射,據說是功夫很厲害,二十幾個棒小夥是近不了身的,他收了十幾位徒弟,都是富家子弟,過時過節少不了富家人的禮品,收王義純粹是為了自己的門麵和名聲,省的眾鄉鄰說自己見錢眼開,收徒弟不收窮人。
誰知王義練習形意拳後,全無半點悟性,就像是他念書一樣,把師傅氣得夠嗆,氣得師傅吹胡子瞪眼睛,好在也不把心放在他身上,練成什麼樣子也無所謂,對王義有些放任,他隻挑那些有錢的子弟施教,也好謀些好處。
王義沒有天分,但是卻很努力,他沒有想到凡事皆需聰慧,練武也一樣,光有努力是不行的,鷹眼師傅說了:“需要在練習間自己領悟,甚至說武學是哲學。”王義沒有一點內在的東西,隻是在那裏依葫蘆畫瓢,全靠一身蠻力,功夫是沒有一點長進。
別的師弟也不屑於王義為伍,看著王義練習也是十分開心,因為王義的動作笨拙,太好笑了,沒有一點拳樣,不光打不出一點力氣,而且打得沒有一點生氣,師傅也懶得點撥他,隻好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