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經絡穴位部位圖(6)(1 / 3)

配伍:配本神治癲癇嘔沫;配目窗、正營、耳門治唇吻強急,止齒齲痛。

刺灸法:斜刺0.2~0.3寸。不灸。

28.DU28齦交Yínjiāo

定位:在上唇內,唇係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

解剖:有上唇係帶;有上唇動脈、靜脈;布有上頜內槽神經分支。

主治:齒齦腫痛,口臭,齒衄,鼻淵,麵赤頰腫,唇吻強急,麵部瘡癬,兩腮生瘡,癲狂,項強。

配伍:配風府治頸項急,不得顧;配承漿治口臭難近;配上關、大迎、翳風治口噤不開。

刺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

十四、任脈穴位

本經穴1名1穴,計24穴,分布於麵、頸、胸、腹的前正中線上。主治神經係統、呼吸係統、消化係統、泌尿生殖係統病症,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經所經過之部位的病症。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裏|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璿璣|天突|廉泉|承漿

1.RN1會陰Huìyīn

定位:在會陰部,男性當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性當大陰唇後聯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

解剖:在球海綿體中央,有會陰淺、深橫肌;有會陰動脈、靜脈分支;布有會陰神經分支。

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癲狂,驚癇,小便難,遺尿,陰痛,陰癢,陰部汗濕,脫肛,陰挺,疝氣,痔疾,遺精,月經不調。

配伍:配神門治癲狂癇;配水溝治溺水窒息;配十宣急救昏迷;配蠡溝治陰癢、陰痛(濕熱下注型);配歸來、百會治陰挺(中氣下陷型);配承山治痔瘡、脫肛;配支溝、上巨虛治便秘;配中極治遺尿、淋症;配關元治遺精。

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婦慎用。可灸。

附注:任脈別絡,挾督脈、衝脈之會。

2.RN2曲骨Qūgǔ

定位: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

解剖: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

主治: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

配伍:配腎腧、誌室、大赫、關元、命門治陽痿、遺精(腎氣虛型);配膀胱腧、腎腧、次髎、陰陵泉、蠡溝治陽痿、遺精、癃閉、淋症、陰癢、濕疹、帶下(濕熱下注);配中極、關元、腎腧治腎虛、遺尿、小便不利;配關元、命門、陰交(針補法或灸)治宮寒不孕、痛經。

刺灸法:直刺0.5~1寸,內為膀胱,應在排尿後進行針刺。可灸。

附注:任脈、足厥陰之會。

3.RN3中極Zhōngjí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乙狀結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脈、靜脈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的前皮支。

主治:小便不利,遺溺不禁,陽痿,早泄,遺精,白濁,疝氣偏墜,積聚疼痛,月經不調,陰痛,陰癢,痛經,帶下,崩漏,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腫。

配伍:配大赫、腎腧、陰交、三陰交、次髎治陽痿、早泄、遺精、白濁、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陰挺等症(腎氣虛型);配陰穀、氣海、腎腧治遺溺不止;配大敦、關元、三陰交治疝氣偏墜;配水分、三焦腧、三陰交、氣海、委陽治水腫;中極透曲骨、配三陰交、地機治產後、術後尿瀦留;中極透曲骨,配氣海、膻中、足三裏治尿瀦留(老年人氣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三陰、任脈之會。

4.RN4關元Guānyuán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脈、靜脈分支;布有第12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中風脫證,虛勞冷憊,羸瘦無力,少腹疼痛,霍亂吐瀉,痢疾,脫肛,疝氣,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頻,尿閉,遺精,白濁,陽痿,早泄,月經不調,經閉,經痛,赤白帶下,陰挺,崩漏,陰門瘙癢,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暈。

配伍:配氣海、腎腧(重灸)、神闕(隔鹽灸)急救中風脫證;配足三裏、脾腧、公孫、大腸腧治虛勞、裏急、腹痛;配三陰交、血海、中極、陰交治月經不調(衝任不固,針用補法);配中極、大赫、腎腧、次髎、命門、三陰交治男子不育症、陽痿、遺精、早泄、尿頻、尿閉、遺尿(腎陽虛衰、針補法或艾灸);配太溪、腎腧治瀉痢不止、五更泄。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三陰、任脈之會。

5.RN5石門Shímén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脈、靜脈分支;布有第11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腹脹,瀉痢,繞臍腹痛,奔豚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精,陽痿,經閉,帶下,崩漏,產後惡露不止。

配伍:配陰陵泉、關元、陰交治四肢水腫、小便不利(腎氣不化);配腎腧、三陰交治遺尿;配關元、天樞、氣海、足三裏治腹脹泄瀉、繞臍腹痛;配大敦、歸來治疝氣;配三陰交、帶脈穴治崩漏、帶下。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附注:手少陽之募穴。

6.RN6氣海Qìhǎi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脈、靜脈分支;布有第11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穀不化,大便不通,瀉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髒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