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五章的篇幅中,我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觀察和思考,通過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和案例,希望與您分享這樣的結論:
人類曆史上的每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動力其實都是能源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煤炭替代木柴,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石油替代煤炭,而我們正在迎接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太陽能替代化石能源,實現人類能源史上的“終極替代”。
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同步催生新的大國崛起: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英國崛起,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美國崛起,它們分別抓住了煤炭替代木柴、石油替代煤炭的曆史機遇。伴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中國最有可能實現大國崛起,那麼中國能不能抓住新能源革命的曆史機遇,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呢?
回答是肯定的: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的核心競爭方式與傳統能源相反,即不是資源競爭,而是核心技術競爭。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能源。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太陽能利用,而太陽能利用的核心又將是光伏革命,光伏革命的戰略方向是薄膜化、柔性化。在這個方麵,中國的光伏技術、光伏企業、國家戰略都已經領先世界,“光伏夢”將成為“中國夢”的有力引擎。
那麼,“光伏夢”、“中國夢”實現以後,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呢?接下來,讓我們暢想一下不久以後,我們作為“光伏人”的生活場景。
“光伏人”住的房子就是一個太陽能發電站。屋頂上安裝了一組太陽能電池,房屋三麵牆都貼上了太陽能薄膜。向陽麵是明亮的大型玻璃窗,站在屋內,光線充足但並不刺眼。當然,玻璃窗是由薄膜製成的,因此也能夠發電。但是如果你不仔細看,也許你隻覺得比平常的房子更漂亮,卻並不了解其中的奧妙。其實,太陽能已經和建築有機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
打開窗戶,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外麵的世界,藍天白雲,鳥語花香。自然界不再遭受火電廠和其他企業燃燒化石能源排放的廢氣的汙染,因此,窗外的景色十分宜人。這時,一陣強風吹過,“光伏人”並不急於關窗戶:由於環境的改善,再也沒有沙塵、霧霾等將人和自然界隔離開來。
“光伏人”家裏所有的家用電器使用的電,都是自己居住的房子發出的。他不用擔心使用現代化電器帶來的生活成本增加,也不用交納電費。不過每月月初,他會收到一張來自電網的結賬單,上麵會寫明他家多餘電量上網的收益。看著結賬單,他微微一笑,頓時覺得人生真美好。盡管多餘電量獲得的收益可能不大,但對家庭生活來說,總算是一種補益。
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值得一提的是,“光伏人”不用早早起床,冒著堵車的風險去上班。他在家裏辦公。
突然,電話鈴響了。“光伏人”接通電話,原來是一個朋友約他見麵。於是,他走進車庫,選擇了一輛車,看了看車裏表盤上的電量指針。“光伏人”得意地開車離開,因為100公裏以內的路程,現有電量已經足夠了。而且,光伏汽車本身就是一個太陽能發電係統,在陽光下行駛時隨時可以補充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