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要認真的教,也要聰明的教(2)(1 / 3)

(3)能夠很快地找到你要的東西。有關機構對美國200家大公司職員做調查時發現,公司職員每年都要把六周時間浪費在尋找亂放的東西上麵。這意味著,他們每年要損失10%的時間。對此有一條最好的原則:不用的東西扔掉,不扔掉的東西分門別類保管好。

(4)工作最好一次完成,不可時斷時續。研究發現,造成人們浪費時間最多的是時斷時續的工作方式。因為重新工作時,需要花時間調整大腦活動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頓的地方接下去做。

(5)事前有準備。偶發延誤是最浪費時間的情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的唯一辦法是預先安排工作。事前有準備,你能把本來會失去的時間化為有用的時間。

(6)不要拖拖拉拉。有些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7)有策略地安排開會的時間。如果是由你主持召開會議,將開會時間安排在上午11:00比較合適,告訴每一位與會人員會議將在中午12:00結束,這樣就不太可能拖延。人們在肚子餓時,會比較迅速地切入正題。

(8)改進工作方法。簡單事情處理改進的餘地不大,但一些複雜事物的處理,多動動腦子,往往可以找到減少處理時間的辦法。

(9)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實際工作中,你會發現有很多沒有工作任務的小時間片段,時間長了,這些小的時間片段累計起來很可觀。因此你要學會利用時間片段,做一些有用的事情。這樣,在相同的時間內,可能你所做的事情比別人多很多。

(10)注重勞逸結合。計劃不要排得滿滿的,一是要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二是要留有一些餘量,因為一項工作到底要多少時間你不一定能準確計算。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適當的休息反而有助於提高整個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中的差錯。

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掌控好自己的工作時間。當你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將所有預定的工作全部做完而且井井有條,不再覺得有許多忙不完的事,不再覺得工作紛繁複雜,還需要經常加班加點,不再會遺忘某些重要事情,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有效地掌控了自己的時間,成了時間的主人。

優秀的教師,必然是優秀的時間管理者。

會工作,也要會生活

很多教師都把"努力"、"勤奮"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因而整天忙忙碌碌,常年忍受著勞累,但這樣就一定能夠成功嗎?就一定會獲得富裕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嗎?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就曾向媒體公開表示,他不讚成辛辛苦苦地工作,因為成功與辛苦工作沒什麼必然的關係。相反,運用高效率工作的快樂方法,能幫助人擁有更輕鬆悠閑的生活節奏,並從中獲取更多的收獲。他說:"人生有兩項主要目標:第一,擁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們。隻有聰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點。努力工作,同時享受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這樣。"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是我們常常不得不麵對的問題。近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教師們越來越感到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根據網上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5%左右的人感到工作不快樂,身心疲憊。所以,"努力工作,盡情享受"(workhard,playhard)的文化理念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認同和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