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回望過去,原來一場戲(1 / 3)

炎熱的夏日灼燒著眼前的這座城,淡藍色、深藍色的屋瓦在白色光線的反射下也分不清它們原本誰輕誰重,行人也支起了各式的傘帶上笠帽,行走在沒有自己影子飄過的路上。

城市裏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坊市,即便是咱這麼炎熱的夏天也會有比它更熱情的商販,吆喝聲、叫賣聲以及討價還價所爭的麵紅耳赤,唯一清涼的是坊市上漂浮的,參差不齊的高低起伏的藍色亞麻布,這些不值一文的布料阻隔了兩個天地的熱量,看起來反而比那些藍色琉璃瓦的屋頂要可愛得多。

坊市的盡頭是那餘熱未盡的地方,整個城都是藍色的,房市的藍太過粗俗,皇宮王府的藍太過高貴,而這條街上的藍卻是雙方各參一半,作為城中的迎客之地巧妙的繞過了皇城又含蓄地區分了自己和坊市,交通四處城門,天色街自有它的外在所能得襯的內在之處。

天色街從來都是英雄英雄豪傑,文人墨客聚集的雅藍之地。其中茶肆酒館戲院青樓等場所皆是獨一家,然而雖隻有一家,但名頭卻蓋過了天下所有的同行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色街也被人叫做“狀元街”。後人有詩雲:

曾悔宇內無幾樓,

少歌斷舞影悠悠,

今日得幸望天色,

半生風塵一場空。

天色街各家商鋪的繁華向來是不分上下的,畢竟客源不同,相互也算得和睦,茶樓“南宮井”青樓“似海深”,酒樓“一場醉”,戲樓“一水間”,這也是著名的天色四大樓了。

正晌午的功夫天色街也漸漸靜下,天空也燥白了頭發,刺眼的日光紮得人眼睛生疼,天色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也像螞蟻一般,都聚在一起擁向四大樓以及旅店客棧,一會兒的功夫,街上的人除了幾個運送行李的腳夫,再沒有穿著綢緞衣服的人了。

若是仔細觀察剛剛分散的人流,湧向戲院的人數,占了大頭,戲院“一水間”建的那是一個大氣,海國藍心木的大梁,隻比那皇宮的海南梨花木就差一個檔次,兩種木頭的稀有是相同的,隻是梨花木長成的時間要一千多年,所以自然成了最奢侈的木頭,屋上四角架著鬥拱,貼著藏藍白的瓷磚,藍光的琉璃瓦鑲嵌在屋頂上,流光溢彩,在夾雜著陽台欄杆上垂下的藍色白色的藤蔓,好似一張印在景泰藍花瓶上的畫一樣。

天上的太陽已經移向了正中,門口已無行人來往,從那山嵐鋼鐵大門裏,走出了一位著裝華麗,慈眉善目的胖子,他站在門口向外張望,一會兒見已沒有客人再來,便揮手示意兩個小童,兩位身著藍色布衣的小童,輕輕的把大鐵門緩緩推動,最後一聲悶響,隻留門上兩隻白獅嘴裏叼著的門環在咣啷咣啷的響。

戲院坐客人的大廳裏很暗,客人們彼此看不清對方的模樣,但能感覺到熙熙攘攘的都是戲客,人聲交錯,但卻不雜亂,各處都有幽幽的並在一起的兩個光點,在閃閃爍爍地飄著,還有一個個冒著幽幽藍光的水壺和茶盤為每位客人送上茶水和點心。

人聲逐漸沸騰起來,客人們的耐心似乎有些經得起考驗了,忽然一陣越來越大的簌簌聲,將客人們的喧嘩壓下,兩側牆壁在一聲鑼響之後升起了無數藍色光點向著屋頂彙集,合成了浩瀚銀河的浮動光圖,簡略了屋中的一絲黑暗,隱隱約約仿佛能看到屋裏的人竟有千數。

時屬夏日,屋裏的溫度卻伴著光點的升起變得涼爽起來,客人們也不僅舒服地伸展了一下腰肢,在浩瀚的星河之圖成型後,戲台上的光也驟然亮起,一大束亮的發白的藍光灑滿了整個戲台。

此時一個青藍色長衫的中年先生走上台子,屋裏人都沸騰了,鼓掌、喝彩之聲不絕於耳。先生微微欠身,手舉示意,全場逐漸安靜下來,由一開始的轟鳴雷動變成嗡嗡的討論聲,先生環顧一下,開始啟幕詞:“眾位今日聚於此地,相必是衝著我一水間的名號來的,自然,今日,蘭家班的大戲一定會做足,定會讓大家感到不虛此行!”場下又一陣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