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 蘇芬戰爭(1 / 2)

普裏馬科夫帶著地圖安全地回到了蘇軍總參謀部特別行動處。

早已等待得有些焦頭爛額的葉曆亞申科連忙將他迎進了屋,“怎麼樣?”他焦急地問道。

最近國際局勢已經越來越動蕩,德國納粹對整個歐洲的野心也是越來越大,最高統帥部正急於獲得列寧格勒附近的土地,外交渠道已經完全失敗,使用武力解決已是迫在眉睫了,總參謀部對於情報的需求也一天緊似一天。

“得手了,不過犧牲了好幾個同誌。”普裏馬科夫的聲音裏略帶沉重。

“得手就好,有時候犧牲是在所難免的。”葉曆亞申科聽到情報到手已經放下了心裏的大石頭,普通士兵的傷亡他確實不在乎,盡管犧牲的都是整個蘇軍精銳中的精銳。

他皺著眉頭看完了芬軍的防線部署圖,抬頭問道:“如果戰爭爆發,你對這條防線如何看?”

普裏馬科夫略微思索了下回答道:“整個防線布置相當合理,火力配備也比較齊全,芬蘭軍隊雖然人數比較少,但軍官都接受過英德軍事教官的培訓,部隊整體訓練程度很高,尤其是戰場環境不適合機械化部隊的展開,整條防線將是塊難啃的骨頭,如果戰爭爆發,我建議集中45個師的優勢兵力,用泰山壓頂之勢爭取盡快解決戰鬥,盡量不要將戰爭拖入冬季,那裏的氣候條件確實太冷了。”

葉曆亞申科苦笑了一下,接口說道:“你知道斯大林同誌是怎麼說的嗎?他說‘隻要我們把嗓門提高一點,芬蘭人就會服從,實在不行,隻要我們放上一槍,芬蘭人就會舉手投降。’你的這種觀點和建議,斯大林同誌是肯定不會采納的。”

“不管斯大林同誌是否采納,我都會向總參謀部建議的。”普裏馬科夫的軍人執拗又上來了。

建議最終還是沒有被采納,1939年9月1日,德國開始入侵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但僅為口頭宣戰,並未實際出兵),蘇聯也按照8月23日和德國締結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定,在9月17日對波蘭東麵出兵,蘇德兩國在幾個星期內就將波蘭瓜分了。

得到了一半波蘭領土的蘇聯依然沒有解決列寧格勒的問題,因此再度向芬蘭政府下達了最後通牒,被芬蘭人斷然拒絕,隨即蘇聯人製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稱芬蘭人炮擊了蘇芬邊境的曼尼拉村,造成了蘇軍士兵的傷亡,蘇聯對芬蘭宣戰,11月30日25個師整整45萬蘇聯紅軍分四個方向跨過了蘇芬邊境線,冬季戰爭正式打響了。

戰爭剛打響的時候,蘇聯人是滿懷信心,認為戰鬥將會在極短的時間裏結束,畢竟蘇聯比芬蘭強大得太多了,大量的蘇軍士兵甚至是手挽手唱著國歌向著芬蘭戰線挺進。

芬蘭人經過緊急動員,在曼納海姆防線集中了13萬人和500門大炮,給前來進犯的蘇軍造成了慘重的殺傷。

老天也開始幫芬蘭人的忙,寒冷的冬季滴水成冰,坦克這些機械車輛必須24小時不熄火,否則油料這些就很有可能被凍住。主要來自蘇聯南方地區的進攻部隊傻了眼,他們根本不能適應這種嚴寒的天氣,又極度缺乏雪地和森林作戰的經驗,而芬蘭人則如魚得水,不斷地派出小分隊穿上滑雪板利用森林為掩護,偷襲蘇軍的後勤補給線和營地,搞得蘇聯人寢食不安,非常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