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的一天,楊司令員把楊思成叫到了他身邊。“小楊,你知道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嗎?就是我們平日裏常說的抗大。”楊靖宇問道,因為都姓楊,他總讓楊思成稱他為大哥,他也確實象一位大哥哥一樣關心著他。
楊思成茫然地搖了搖頭,從小到大一直也沒學過讀書認字,很多理論知識都是伊萬先讓他強行背下來,然後通過不斷的實踐體會到的。
“抗大最早成立於1936年6月1日,當時中央領導毛澤東同誌講的的話我依然記得‘我黨創辦抗日紅軍大學,是為準備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到來。為了適應新形式,解決新問題,需要培訓幹部,提高幹部素質。因此,我們的幹部需要重新學習,重新訓練,以便將來出校後能夠獨當一麵地工作。’你是個優秀的射手,你將來的路還很長,因此你更需要學習知識啊。”楊大哥說道。
楊思成知道自己的不足,“可是現在的戰鬥更需要我啊。”隊員們還不是很成熟,讓我離開他們一方麵舍不得另一方麵也確實感到不放心。
“小楊,你考慮過沒有?鬼子總有一天會被我們趕走,到那個時候你又做些什麼呢?”看楊思成一個勁地搖頭,楊大哥繼續勸道。
“把鬼子趕走了我就回家為爹娘他們守墳。”這是楊思成的真心話也是他最大的心願。
“是,誰沒有爹誰沒有娘啊!鬼子趕走了,咱們都回家侍奉爹娘,那中國由誰來保護?難道又等到日本人來侵略咱們,然後讓咱們的子子孫孫接著咱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來?”楊大哥看他油鹽不進有些火了,聲音也提高了。
楊思成無言以對,“那你說咋辦?”他呐呐地問道。
“咋辦?所以讓你上學去,找到能夠從根本上富國強兵的辦法啊,你還好意思問我咋辦?”楊思成又想起了伊萬給他打的比方:“你們中國軍隊太弱,就象個小孩子在守著一大堆的金銀財寶,歹徒自然想殺人劫財了。”是啊,不能再讓咱們的子孫後代被人欺負了。
“可我不認識字,抗大能收咱嗎?”楊思成依然還有些顧慮。
“放心吧,毛主席說了‘抗大沒有考試,通過敵人的封鎖到延安來,這個就是最好的考試’,去吧,當哥的支持你,明天你就拿著咱東北抗聯開的介紹信去,好好學,將來的中國需要你們。”楊大哥幫我拍了板。
第二天天剛黑,楊思成萬分不舍地和親愛的戰友們道了別後,揣著用油紙仔細裹著的介紹信,帶著20塊銀洋和30發子彈,背著他的“卡佳”出發了。
路上很艱難,鬼子到處設立了封鎖線,沒有任何的後勤支援,餓了啃口地瓜,或隨便用弩箭射殺隻小動物,渴了就喝老鄉的井水,堅定的信念和良好的戰鬥素質讓他應付這些苦難遊刃有餘。
一路上他看到了戰爭給老百姓的家園帶來的深重災難,山河破碎,滿目瘡痍,鬼子動輒以掃蕩為名行燒殺戮掠之實。他多次經過被鬼子焚毀的村莊,嫋嫋的餘煙,遍地的屍體都在無聲地控訴著敵人的殘忍和暴虐。為了躲避敵人隻能晝伏夜出。
37年11月初,走了快2個月的楊思成,已經到了華北了,眼前是鬼子的最後一道封鎖線,穿過去就是國民黨軍的防線了,兩軍隔著條大河對峙。這道封鎖線足足3公裏寬,無人地帶中間拉了3道密密的鐵絲網,鐵絲網上拴著許多空罐頭盒,一有可疑情況到處林立的炮樓和碉堡裏日本人的探照燈和機槍就瘋狂地掃過來。
夜幕已經悄悄地降臨了,他往嘴裏塞進最後一塊肉幹,細細地咀嚼了半天後慢慢的咽下,雖然前麵不知道還有多久才能得到糧食的補充,可他有足夠的信心能夠穿過這道封鎖線。仔細地檢查了身上纏滿枯草的偽裝服後他潛入了夜色。